如懿传之柔芳懿懿_作者:末烬(150)

  江与彬亦踌躇道:“皇上伤势不轻,内里也虚到骨子里了。奴才只能先给皇上开活血化瘀的药,以免皇上伤了神智。”

  太后缓缓转动着手中的碧玺佛珠,怅然叹道:“也罢。只是皇帝连李玉都防备着,只怕自己也不远瞬出口。李玉,你去跟着江太医去开方子,毓湖亲自抓药、熬药。如今,哀家经不起任何惊吓了。”

  “是。”江与彬又拜了一拜,才垂着手退出去外间开方子,李玉和毓湖也得了赦令一般下去。

  “皇额娘也去歇歇吧。”如懿望了望窗外已经升起来的一弯新月,温和劝道:“此处有儿臣和愉贵妃轮流守着,外头的事有舒贵妃和颖妃料理,皇额娘放心就是。若是您身子不安,皇上醒来,儿臣也无法交代。”

  太后的神情恍惚间已衰败下去,灰心般委顿低迷,不发一语,只缓缓搭了福珈的手出去。

  “姐姐……”直到太后走远,殿内又复了一室寂静,只剩下凌云彻、移筝和叶心,海兰才去握她的手,“皇上的伤……”

  “皇上不会有事的。”如懿微微提高了声音,用眼神提醒她隔墙有耳,她望着仍然跪在地上的凌云彻,沉声道:“今日事出匆忙,但最迟明日早朝,前朝的文武百官也会知道皇上受伤未醒。内廷出事,熙亲王、荣郡王和承郡王都留守在军机处值房。你去给帮本宫传个消息,让他们安抚前朝,但切不可擅作主张。”

  凌云彻应声离去。

  海兰示意叶心守着皇帝,自己与如懿步入一旁隔音良好的茶室,确认无人可听见,方不解问:“眼下太子未立,熙亲王与承郡王乃皇后嫡子,行监国之责也无可厚非,姐姐何苦还要加上永琪?”她眸中似有隐忧,低低一叹,“永琪那孩子……”

  “永琪心中所向为何,你我都心知肚明。”如懿莲步轻移,宫灯投下拖长的身影,她的笑意溶于海兰的眼底,“然而终究他和永珑只有一人成为大清的帝王,那余下的那人呢?你我能保证他们兄弟二人中的输家此生荣华,但对大清而言,那并不足够。我总想着,若是输的人对赢的人心服口服,还甘心为辅弼之臣,便如前朝的怡亲王做个贤王,亦不算委屈。”

  海兰只是苦笑,臻首轻摆,“哪里有这般容易?”

  “咱们的孩儿,自然都不是庸碌之辈。”如懿举目萧索,“海兰,我不否认我希望胜出的人是永珑,并且在他展现出足够的能力时,我会出手帮忙。但同时,我更加希望永琪能亲眼见证永珑的能力。海兰,你也无需太悲观。爱新觉罗家的男儿,从来都不是寻常人。”

  海兰点了点头,忽又觉得好奇,“姐姐,那皇上呢?”

  如懿只是轻笑:“能当皇上的,自然都不是寻常人——或者说,都已经不算个人了。”

  皇帝能够靠在软枕上接见几位监国的皇子,己是过了二月。数月来,皇帝身边只有如懿、海兰、意欢轮流照料着,他刚有精神说话的时候,倒是悄悄问过海兰容妃为何不在,海兰并未隐瞒,只说是太后旨意让容妃禁足思过。皇帝听后虽然也忧心,但毕竟力不从心,海兰又温言劝说,皇帝这才罢了。

  不过如懿知晓皇帝不过是在隐忍,左右宫中无人敢去处置他心尖上的人,禁足未尝不好,也可远离后宫纷纷扰扰。

  春来得晚,二月二撤了地龙,宫里还是森寒料峭,少不得又添了火盆。太后听说皇帝能起身,便也来看望了一回,顺便说一说容妃之事。其时,是如懿在外间侍奉,这一对表面母子也不知谈了些什么,如懿只听见里面有瓷器碎裂的声音传来。后来福珈扶着连路都走不稳了的太后出来,也不理会如懿的问询便走了。李玉进去收拾,才发现皇上也气得血痰上涌,连药碗都摔了,急急忙忙让江与彬过来救治。

  皇帝是第二天晌午才醒。彼时慈宁宫也传来消息,太后怒火攻心,已卧床不起。没成想皇帝毫不在乎,甚至连一句让太医好生诊治的场面话都没有。他的第一道旨意,便是解了容妃的禁足,并准容妃享皇贵妃例。

  皇贵妃一位始于明朝宣德年间,大清除了顺治帝宠妃董鄂氏外,都是在中宫无人欲立新后,或是贵妃弥留之际,或是追封,才会册封皇贵妃,如如懿、纯惠皇贵妃或是哲悯皇贵妃。皇帝让容妃享皇贵妃例,虽非明目张胆晋封,但也算是打如懿的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