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之柔芳懿懿_作者:末烬(18)

  太后的神色在荧荧烛火下显得暧昧而浑浊,她随意翻着书页,缓缓道:“你怀着身孕,还深夜过来总有事,坐下说吧。”

  “谢太后。”青樱小心翼翼地端坐在红木雕花扶手椅上,看了眼在旁添灯的小宫女,一语双关:“已过了子时了,太后再添灯只怕伤了眼睛。”

  太后不动声色地看了她一眼,轻轻地“哦”了一声,只停了翻书的手,静静道:“你们都下去吧。福珈,去外面守着。”

  福珈欠身应了,将一众宫女太监带下去,殿中便只剩下太后与青樱默然相望,有清风悠然从窗隙间透进来,殿外树叶随着风声沙沙作响,不知不觉间秋意已经悄无声息地笼来。

  “你有什么话,直说便是。”太后声音虽轻,语中的沉疾之意却深沉可闻。

  “今夜景仁宫娘娘想见妾身最后一面,但妾身推辞未去。”青樱语气寥寥,“妾身在宫中看完了最后一支烟花,想着子时已过,此刻宫中尚未歇息的不过太后与妾身二人,故而来此请安。”

  太后的眼睛有些眯着,目光却在荧荧烛火的映照下,含了朦胧而闪烁的笑意,“到底不枉哀家当年选你为皇帝的侧福晋,竟然猜到哀家没有入睡。那你再说说,哀家为何不安歇?”

  青樱目视四周,忽然弯眉一笑,“太后想要安歇,自然该在慈宁宫。如今皇上刚登基,事情千头万绪,难免有顾不到的地方。但总也是因为亲疏有别,外头的事多少臣民的眼睛盯着,一丝也疏忽不得,都是加紧了办的。皇上对太后一片孝心,自然是希望将慈宁宫桩桩件件置办好了,才能恭请太后挪宫。只是委屈了太后,要在寿康宫暂居几日,太后住得不舒坦,失了安寝也是难免的。妾身虽然身份低微,若是有幸见着皇上,合该提醒一二。”

  太后瞥了青樱一眼,眼中弥漫着一丝威胁,“你这番话,既是维护了皇帝,也是全了哀家的颜面。你是先帝与哀家钦赐给皇帝的侧福晋,身份贵重,潜邸之时亦是侧福晋中第一,比生了三阿哥的苏氏、后来才从格格晋为侧福晋的高氏都要尊荣,在皇上身边说几句话也是该当的。可你就不怕哀家念及景仁宫乌拉那拉氏有大罪,迁怒于你么?”

  “太后睿智英明,自然不会为着乌拉那拉氏的罪人而迁怒身怀皇嗣的妾身。况且,若太后真是容易迁怒之人,当初也不会选妾身为侧福晋。”青樱风轻云淡地回以笑容,“说句冒昧的话,太后您从来不是寻常的女子。所以今日妾身来此,是想让太后知道,人死罪孽散,太后不必执着于景仁宫罪人与妾身的关系。”

  太后目光一转,只打量着青樱,良久方道:“你也不是寻常的女子。新帝潜邸中的那些人,除了你和新后富察氏,还有格格珂里叶特氏,其余都是汉军旗。富察氏和你出身高贵,其他的人就不用说了。可是新帝登基,自然要求满汉一家,所以高氏虽然在潜邸时位分不如你,但是如今在后宫,却不得不多赏她几分脸面了。而且高氏的父亲高斌,也是皇帝所倚重的能臣。”

  这样驴唇不对马嘴的话,无非是提醒她今时不同往日。青樱心中明明白白,恭谨道:“妾身与月福晋的位份自有皇上太后做主,妾身有这个孩子在,便不强求名分。”左右来日,总有后报。

  太后微笑道:“你倒看得明白。罢了,哀家懂了,你根本不需要哀家的开解,自己就看得明白。你有皇嗣,来日册封必不会屈居高氏之下,只是少不得要并尊。若你能生个阿哥,哀家会看护着他。”

  终于得到这一句承诺,青樱起身屈膝,低首诚恳道:“太后慈恩,妾身感激不尽。”

  太后似笑非笑,只斜靠着软枕,拔下发间的银簪子拨了拨灯芯,“你是个聪明人。哀家总觉得,你似乎经历了什么,才十七岁的人儿,看得跟我老婆子一样明白。”

  青樱身体一凛,勉强笑一笑,“妾身经历过什么,太后都知道的,不说也罢。”她又福一福身,“妾身还有一事求告太后,青樱之名,乃妾身幼年之时所取。妾身觉得……这个名字太不合时宜,还请太后恩典妾身改个名字,许妾身割断旧过,祈取新福。”

  太后微眯了眼睛,“不合时宜?”

  青樱仰头一笑,颇有怅惘之色,“是。樱花多粉色,妾身却是青樱,所以不合时宜。”青樱仔细窥着太后神色,朗声道:“《后汉书》说‘林虑懿德,非礼不处’。人在影成双,便是最美好如意之事。这世间,一动不如一静,也只有静,才会好。所以,妾身想请求更名为如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