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这才稍稍放心,道:“这也罢了,只是以后她身边必得放一个咱们的人看着。再者,我看皇上对她已经有些意思,寻个好时机,还是姐姐亲自说一句,也叫皇上知道姐姐大度能容。”
“这会子我有着身孕,皇上不会这么快收了她。左右也就是两三个月的事,等孩子生下来,我便趁机让皇上给她一个恩典。”如懿晃了晃手中的紫砂茶杯,悠悠道,“若是现在就说,只怕皇上会疑心我看自己不能侍寝,就举荐新人笼络皇上,那就不好了。”
海兰点点头,忽又想起什么,道:“说起新人,我倒想起眼下后宫里人不多,太后本来打算选秀,可端慧太子刚过世,皇上也无心操办。日前太后选了几家公卿的格格养在身边,表面上说是鞠养闺秀,伴她老来之乐,想来都是将来为皇上充实后宫准备的。如今的庆常在是一位,还有一位侍郎永绶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听说太后喜欢得紧,一直带在自己身边亲自调·教呢。”
如懿轻轻一嗤:“所以说魏氏出现的正是时候。皇后最近身子好些了,别等到她也放了人,太后也放了人,就咱们手底下没个中用的。海兰,你现在也是一宫主位了,你现在要做的不只是争宠,而是要有一位皇嗣来固宠。”
海兰摊手一笑,“姐姐都说了多少次了,可这有没有皇嗣又不是妹妹说了算的。姐姐放心,江太医开的坐胎药我一直用着,太医也说了,这事儿不能心急,越心急越不容易有。”
“你自己不心急,难道还不许我为你心急么?”如懿笑着去拍她的手背,“也罢,缘分到了,龙胎自然也就来了。你还年轻,有的是生育龙胎。不像魏氏,她就算生了,也没有养自己孩子的命。”
此后的几个月,果然如如懿所想的那般,皇帝在韶景轩里频繁地“偶遇”着魏嬿婉。她让移筝教导魏嬿婉不要刻意出挑,就是在皇帝面前端个点心倒个茶,偶尔跑一两趟养心殿送东西罢了。魏嬿婉知道如懿有心抬举自己,心内感激不尽,而皇帝在看着魏嬿婉之余,仍是不免想起为自己生儿育女的如懿,还算是没有渣到底。
这年的九月初十,重阳佳节刚过,遍插茱萸的秋日里,如懿足月生下了皇帝第四女,和硕和安公主璟嬆。嬆者,女子纯净庄严也,是个好意头——为着忌讳,她不敢用“和宜”与“璟兕”这两个名字。好在四公主身子强健,并无什么宿疾,这让如懿颇为安慰。
趁着璟嬆满月,如懿便求了皇帝给魏嬿婉一个恩典。但又似有若无地提了一句,不希望皇帝因为她是自己的宫女而格外优容。皇帝自然恩准,照例封了一个官女子,叫她以后跟着海兰住在储秀宫。
魏嬿婉成了魏官女子,且不知道凌云彻作何感想。不过魏嬿婉自己是万分高兴,只盼着一朝成为人上人。海兰背地里虽然看不惯她,但也因为如懿的话不敢轻视,反正人就在储秀宫,她身边侍奉的两个宫女夏棠和冬雪,也都是原来储秀宫的人,一时一刻都在如懿和海兰的眼皮子底下。
魏嬿婉也还算争气,纵使嘉嫔百般刁难,纵使海兰、玫嫔、庆常在皆宠遇不殊,她仍是靠着与如懿相似这一点和自己的努力,慢慢在皇上眼里有了一席之地。待到乾隆五年夏末的时候,楚粤苗瑶勾结滋事,皇帝念着苗瑶之事颇为要紧,牵涉亦广,留在圆明园处置到底不便,便下旨回了紫禁城中。
而此时的魏嬿婉,已经一步步走到了常在之位。而亦如皇帝和太后求子所愿,御驾回銮时,海兰已经怀孕三个多月了,这让如懿欢喜非常。而皇帝继乾隆四年五阿哥永珹和四公主璟嬆出生后又再闻喜,怀孕的又是这几年颇为宠爱的海兰,如何能够不喜。加之太医说海兰的身体不够壮健,需得满四月后才能经得起舟车劳顿,这一拖,便又得延迟半个月才能回銮了。
海兰有孕,原也是如懿嘱咐不动声色,到了三个月胎气稳定才肯告诉皇帝。如此自然是合宫心动,玫嫔与嘉嫔犹自尚可,皇帝新宠的庆常在也不过一时的兴致,早被冷落了下来,也没得说什么。最伤心的莫过于皇后,这一年来在圆明园,皇帝本就少去她那里,她膝下只剩三公主,怀着失子之痛,却眼见着一个个孩子生下来,一个个嫔妃有孕,一个个新人争宠,自己却连见皇帝一面都难。
如懿将皇后的变化尽收眼底,只等着看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