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嬿婉被一语勾中心思,不觉泪光盈然:“嫔妾知道,只是皇上眼里总是看重嘉妃与舒嫔姐姐更多些。嫔妾……嫔妾也是没法子,想着有了孩子,皇上或许还能高看嫔妾一些……”
如懿拂了拂鬓边的一绺银丝紫金流苏,和婉道:“本宫与愉妃都是旧人了,不过是与皇上情分重些;纯妃向来就不得宠;嘉妃虽然貌美妩媚,可也是潜邸的老人儿,她一心为了五阿哥,宠爱是有限的。年轻的妃嫔里,你已经是拔尖儿的,玫嫔和庆常在她们哪里比得上你?如今舒嫔有孕,正是你夺宠的好时机。凡事不要急,放宽了心,自然会好的。”
如在冰天雪地中忽得一碗热汤在手,魏嬿婉心头一暖,眼中噙了晶莹的泪:“多谢贵妃娘娘眷顾,嫔妾明白了。”
“如今舒嫔有孕,你只管殷勤着去永寿宫看望,皇上见了必定欢喜。”如懿轻描淡写,复又嘱咐:“只是你记着,如今人人的眼睛都在永寿宫,你尽量不要送什么吃食过去,一应物件儿都当面叫江太医看了方可。别叫旁人动了什么手脚,再栽在你头上,本宫也救不了你。”
后宫倾轧,向来就是这般腌臜不堪。其实方听说舒嫔有孕,魏嬿婉也不是没想过下手。只是她在宫中没有人脉,如懿又在永寿宫看得紧,如今听闻如懿一番指点,便又宽了心,左右舒嫔腹中孩儿也未知男女,还不如趁机夺了皇上的关心。
因此,魏嬿婉忙不迭道:“嫔妾知道,必定小心行事。”
目送魏嬿婉离开,海兰若有所思道:“姐姐,如今魏氏见舒嫔有孕,必定认为那坐胎药是有用的,用起来更加肆无忌惮,咱们是不必担心她有孩子了。只是咱们真得要看她得宠么?我怕她来日升了高位,就越发心大了。”
如懿仔细嗅一嗅茶香,眉目含笑,沉静道:“那也要皇上肯宠她。若皇上真得喜欢她,她何须等到今日?我方才说那些话,不过是为了安抚她,别去惊扰舒嫔的龙胎。如今宫中人少,舒嫔不能侍寝,皇上把眼光放在她身上实属寻常,过些日子,我就在皇上面前提一提,赏给她一个封号,也给她一个得宠的错觉吧。”
海兰微微颔首,道:“姐姐心中有数就好。永寿宫那里,我已经叫绿痕和五福盯着了,绝不叫皇后和嘉妃有机可趁。”
“五福是你的掌事太监,怎么能让他去呢?还是我让三宝去吧。”如懿关切道,“永琪还小,你身边不能没有得力的人。永寿宫的事儿都有我呢,你呀,看好了魏氏就够费神了。”
或许是因为如懿的插手改变了意欢的命运,乾隆七年六月末,意欢生下一个小小女婴,是为皇五女和硕和宁公主璟娢。太后略感可惜,皇帝则极为安心,虽碍于只是公主而未晋封意欢,然封赏都是按照阿哥的份例来的,意欢并不觉得委屈。
此时的魏嬿婉,已经在如懿的助言下有了自己的封号,是为炩贵人——此字与令同音,乃即将枯灭的火种里面又重新燃烧起新的火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思类似,正合了书里魏嬿婉一生的写照。
因意欢生的只是女儿,皇后与嘉妃都松了一口气。不料一时放松,便叫钟粹宫的纯妃捡了个漏,于乾隆八年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皇七子永瑢。如此一来,纯妃便成了宫中生育皇子最多的嫔妃,即便皇帝一向对她的眷顾不过淡淡的,为着孩子的缘故,也热络了不少。连着太后也对纯妃格外另眼相看,对皇孙们也是关爱备至。
为着纯妃生子,永瑢周岁时,皇帝晋纯妃为纯贵妃,与她一宫的婉答应晋婉常在,而得宠的意欢和魏嬿婉,也相继晋为舒妃和炩嫔。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宫中人少,是非却不少。皇帝眼见着年过三十了,到底狠不下心来再冷落皇后,复又施恩如初,只盼望再生下一个嫡子。
为此,不光如懿等人,连盛宠的意欢也渐渐冷寂了些许。到了九月金桂飘香之时,长春宫中总算传出了喜讯,已然三十五岁的皇后再度有娠。这一喜非同小可,自端慧太子早夭之后,帝后盼望嫡子多年,如今骤然有孕,自然喜出望外,宫中连着数日歌舞宴饮不断,遍请王公贵族,举杯相贺。
背后如懿等人在翊坤宫讨论起来,至今没有子嗣的魏嬿婉羡慕不已:“皇后冷寂了这么多年,没想到一朝复宠,这么快就又有了孩子。”她抚着平坦的小腹,伤感之中亦衔了微微的妒恨,只是不肯露了声色:“想来我侍奉在皇上身边已经五年了,一碗碗苦得倒胃的坐胎药喝下去,居然还未有孕,当真是福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