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永璜与纯贵妃各自起首,敬了皇帝一杯酒,嫔妃们好似无嘉嫔其人一般,连带着无视了五阿哥永珹。永珹年纪小,也知道母妃不受待见,一脸的愤愤,皇帝倒是未置可否,只看着万寿节上热热闹闹,伴着如懿等人笑语如常。
太后看着永珹与更远处的永璇,正了正发髻上的翡翠西池献寿簪,和声道:“嘉嫔有错也是她一个人的事。如今阿哥与公主们都在生母身边教养,独独把永珹和永璇放在阿哥所,也不太妥当。”
皇帝放下酒杯,正色道:“阿哥所有的是人伺候。嘉嫔这样的人,断断不能再教养朕的皇子们。”
太后似笑非笑地看一眼如懿,如懿会意,柔声道:“太后的意思,是想给五阿哥与九阿哥再找一位养母来照料他们。依臣妾看,五阿哥九岁了还算大些,可九阿哥刚满两岁,正是离不开母亲的时候,阿哥所的那些人如何能伺候得尽心呢?”
太后亦连连点头,“皇贵妃所言不无道理。皇帝,后宫里不少有所出的妃嫔,她们都可以做永璇的养母;再者就是那些无所出但资历深的嫔妃,教养半大的永珹也是足够了。”
皇帝冥想片刻,慢慢摸着袖口上密密匝匝的刺绣花纹,“也罢。后宫里有所出的嫔妃,皇贵妃和纯贵妃孩子太多,愉妃有永琪,舒妃有五公主,嗯……永璇便交与愉妃吧,也与永琪做个伴。至于资历深而没有孩子的嫔妃,便是婉贵人了,只是她的位份也太低微些……”
“婉贵人是潜邸的老人儿了,她性子沉静不爱生事儿,永珹去了她那里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太后虽然惊讶于皇帝还记得起宫里有婉贵人这号人,但还是温和地劝道,“既然身份低微,那就晋个嫔位吧,也勉强足够抚养皇子了。”
皇帝想了想:“如此,就晋婉贵人为婉嫔,赐居景阳宫为主位。朕明日便下旨,将永珹交与婉嫔抚养。”
此刻还在盛宴之上,不便当即说出来,反正也不在这一时三刻。永珹九岁了,却有了婉嫔这么一位没有家世没有宠爱的养母,基本上也是与皇位无缘了。而永璇还小,长大了是听嘉嫔的话还是听海兰的话也难说。即便他念念不忘生母,只要永璇一日养在海兰身边,嘉嫔就不得不投鼠忌器。而如懿和海兰有一万种方法,让永璇如永璋一般默默无闻。
是夜,酒酣时分,如懿衔着一丝报复般痛快的笑意,望着灿灿华灯下翩翩起舞的歌姬,眉目婉转倾泻着十二分的纵情恣意。
第二十七章 卅二封后
皇帝的圣旨在中秋后传遍了六宫,也是让六宫震惊不已。李玉亲自抱着九阿哥永璇送到了海兰的储秀宫,并不厌其烦地诉说着婉嫔是如何懵然失措地迎来了五阿哥永珹,五阿哥又是怎么样哭闹着要回启祥宫。婉嫔一边忙着搬去景阳宫,一边又要安抚五阿哥,当真是乱成了一锅粥。
相比之下,永璇就安分许多。虽则一开始也是哭闹,但小孩子家家的人事都认不全,能有什么招儿,哭累了吃些点心,睡一觉,慢慢也就不敢再闹了。海兰也并不指望能把他养得多熟,皇帝那里过得去也就是了。
毕竟宫里养不熟的孩子可不止一个,现放着一个永璜呢。
如懿奉旨去养心殿的时候,是晌午时分,皇帝等着她用午膳。暖阁里只有他们两人,飘飘渺渺的龙涎香让屋里的一切都蒙上了虚幻的色彩,显得静谧而安详。打破这种气氛的,是养心殿外传来的嘉嫔砰砰的磕头声。
没有别的言语,也没有哀切的申诉,更没有伤心欲绝的哭泣,嘉嫔只是默默叩首,以额头与金砖地面碰触的沉闷声响,来向皇帝脉脉倾诉。她的孩子全都被安排了养母,这意味着皇帝眼里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嫔妃,而非孩子们的母亲,无论他们将来有没有出头之日,都再与她无关。那是最大的危险,远胜于位分的起落,所以她亦明白,自己只能如此,不能哀哭申辩。
殿中静若深水,外头的声响仿佛来自遥远的另一个世界,沉闷而邈远。膳毕,如懿陪着皇帝临着董其昌的字。自康雍以来,世人多推崇董其昌的书法,皇帝自然也有涉猎。外头响声绵绵不绝,皇帝也不抬头,只问:“谁在外头?”
这话自然不是问如懿的,李玉打开了殿门看了一眼,低声道:“回皇上的话,是嘉嫔。”
皇帝淡淡点头,也不理会。李玉似乎有些动容,忍不住劝道:“皇上,您没看见嘉嫔小主在外头的样子。可怜嘉嫔小主已经三十六岁了,连月子都没坐完,还这样伏地叩首,当着底下奴才们的面,实在是……到底也是两子之母了,得顾及着阿哥们的颜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