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文章特别有意思,是这样写道:
“柔弱美丽的京子小姐,来到了时常闹鬼的鬼屋,她会遇到什么呢?这一栋鬼屋,以前经常出现各种事情,这会是一个诅咒吗?京子愿意去直面恐惧,解开东京近郊练马区鬼屋之谜。朋友,如果你喜欢京子的话,如果你想知道一切的谜题的话,请不要错过下一期的《恐怖发烧友》,因为我们可是千请万请,才请到京子小姐的。”
我说道:“你们还是不要看八卦了,查一查剧组的联系方式,我们一会儿以投资人,以及京子影迷发烧友的身份,混进这个剧组。”
冬天在电脑上敲打了几下,而后就查到了所有信息。这一次恐怖节目的主演是新人朋香和女明星京子的联手戏,这个剧组是专门做恐怖节目的《恐怖发烧友》自己的剧组,十分专业。
我看了所有信息后,开始静静地思考。
说一句有些讽刺的话,人类就是一个十分搞笑的种族。所有参与恐怖片的行业的人,或是制作恐怖节目的人,都是不信鬼的。他们为那些寻求刺激,以及信鬼的人服务。
也就是说不相信有鬼的人,装神弄鬼拍恐怖片。所以我甚至都已经了解了这一次炒作的具体规划。《恐怖发烧友》以有名的鬼屋为节目的拍摄地点。而后他们肯定利用各种手法进行装鬼活动,比如说,发出点怪声啊,或者说用电脑制作些幽灵啊……
电视机前的观众,肯定大呼过瘾。但是,熟知剧情的我知道,这一次所有的剧组人员,凡是进入过鬼屋的人,都遇到真鬼了。
其实咒怨2的故事情节在结构上比较直接,虽然采用了各种倒叙插叙的手法,但是,故事还是非常清晰地。
进入鬼屋的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个一个就如被诅咒一般离奇的死亡。枷椰子后来借助京子的**重新投胎,出生4年后也把母亲京子害死……
咒怨2里有一个十分可悲的事情,京子明明知道自己怀着一个鬼,但生下女儿以后,还是把她当做女儿来爱,虽然她知道自己的女儿是一个鬼。
所以当她被枷椰子的转世害死之后,她的嘴角反而露出慈祥而又解脱的微笑。没有任何惊恐和愤怒,因为这是她自己早就预料到的事情,她认为这是她的宿命。
“喂喂,想什么呢?”秋天摇着我的手臂,“懒虫哥,我们已经和《恐怖发烧友》联系到了,他们对于我们1000万日元的投资赞助十分感激,并且答应了我们的条件,允许我们作为群众演员,跟随剧组一起参加节目的录制。我们将扮演京子的朋友,和她一起探险鬼屋。”
我点了点头,心里想道,这帮日本人,还真是精明啊,居然把我们当做是有钱的凯子。不过这样也好,他们认定我们是追星的富家子弟,所以他们认为他们这样的安排能让我们得到最大的满足。虽然他们不提最后利益分成的事情,反正我也不在乎这些钱。
秋天继续汇报道:“他们要我们明天早上9点钟就去鬼屋集合。”
我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这帮日本人,提前一天开拍,这意味着他们想要玩花样。到了14号在拍时,将这些花样剪切到那些镜头里,于是美其名曰的现场直播就完成了。
于是,也许公众就会哗然,而后收视率大大增加,京子的名气也大大增加,《恐怖发烧友》也大大赚钱,于是所有人大大成功。当然,我们这些所谓的富家子弟也和所谓的自己的偶像一起共度了一段惊险刺激值得回味的美好时光。他们还真是追求多赢啊。
而后我开始又接着思考,战后的日本一步一步发展起来能够在商业上和美国抗衡,虽然后面在与美国的金融战争里战败,但日本商人身上确实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日本商人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发现需求,需求是实体经济的生命,而后是寻求多赢。
当然,日本商人这样的敏锐嗅觉和细心(其实是小心眼和贪财),也是我所要利用的。如果京子听说她的影迷愿意为她付出1000万日元,只为了当群众演员和她合作一次。那就肯定不会怀疑我们的身份了,只会心里感动。
“懒虫哥,”秋天的声音再次打断我的思考,“我们已经把钱汇过去了,他们已经收到钱了。他们再一次表示对我们的感谢。当然我也装成京子的粉丝,对他们为我们提供这一次机会表示感谢。”
我对着三女道:“好,现在既然所有正事都办完了,大家现在一起来看京子以前演的恐怖片。我们的身份毕竟是京子的发烧影迷啊,如果明天一谈话来个一问三不知,事情就大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