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 14 章 深冬 3
这顿晚餐,陶墨食不知味。吃完回到卧室,才明白顾射今天下午带他走了这么一趟,是向他解说栾人杰和栾人龙两兄弟的关系。
躺到床上要睡了,才又明白顾射说“不上公堂,不打官司”是指他用不着自己,所以买手帕的钱不用还。
顾射说话,为什么总是说一半藏一半?
他一边思考一边迷糊着,半睡半醒地过了一夜,第二天头晕脑胀地起来,独自坐在空空的书房里,才想起来今天是除夕,金师爷不用来了。
想到今晚要守夜,他又回到卧室,决定再睡会,结果很困却又睡不着。他虽然年轻睡眠多,但不是个爱赖床的人,既然睡不着,也就起来了。郝果子正在把他已经打散的头发重新束起来,老陶回来了,看到陶墨的黑眼圈,吃了一惊:“少爷这是怎么了?”
陶墨上上下下仔细打量老陶,看他毫发无伤,才放下心来,问:“老陶你去哪里了?你……可有什么事么?”
老陶面色晦暗不明,却摆手道:“没什么事。少爷这是没睡好吗?”
郝果子插话:“少爷昨晚一晚上都翻来覆去,还说梦话,梦里叫‘顾射’。”
“顾射?”
老陶和陶墨同时开口。陶墨十分疑惑:“我梦里叫了?”
郝果子肯定地点头。
老陶问:“顾射又怎么了?”
陶墨就把昨天的事情一字不漏地告诉老陶,然后又说了昨天晚上自己的揣测。
说的过程当中,郝果子端上茶饭来,老陶边吃边听。听完陶墨讲的一切,老陶道:“少爷以后和顾射打交道,勿再提及功名。顾射应该是没有功名的。”
“啊?”陶墨大为惊讶,“他的才名那么大,怎么会没有功名?”
“正因为才名大,所以他不需要靠功名去取得他想要的一切,当然也就不屑于考取功名了。”
陶墨深思起来。
等老陶吃完饭,陶墨跟着老陶来到老陶房间门口。老陶并不开门:“少爷还有事?”
陶墨期待地看老陶:“老陶你这两天去哪儿了?遇到以前那些人了吗?需要我做什么,我都会尽力的!”
老陶眼角一红,却摆手道:“没什么事,我只是回去给老教主扫了一下墓而已,没有遇到什么人。我累了,想休息休息,少爷昨夜若没睡好,也去睡会儿吧!毕竟今晚要守夜。”
“哦。”陶墨眼睁睁看着老陶关上门,然后回到自己卧室。郝果子和三个下人正在忙着准备过年的一切事宜,只有他一个人没有事做,也睡不着,于是关上门,把陶正淳夫妇的牌位请出来,连箭的玉牌放在稍下一点的位置,恭恭敬敬地祭拜了一番。
初二,陶墨收到了杨氏母子和栾氏兄弟的礼物,老陶按物价回了同等价值的礼物。
金师爷一大早就前来拜年,与老陶、郝果子、陶墨四人同桌围坐,显得颇为热闹。
因为陶墨酒量不好,给陶墨准备的是米酒。三巡过后,陶墨又端起酒杯,举向金师爷:“这一杯,陶墨敬师爷。要不是师爷,陶墨连案子怎么审公文怎么批都不知道。第一次审案,竟然连拍了五次惊堂木,实在是惭愧。在此谢过师爷。”说着先干为敬了。
金师爷在他敬酒的时候就已经站起来,见状感慨道:“大人过誉了。金某才拙,其实帮大人甚少,象顾射的指点,那才是真正的神来之笔。大人不嫌金某无能,对金某多有倚重,平时又允许金某与大人同桌而食,已是极大的恩遇。金某愿受大人驱使!”说完也一饮而尽。
按道理,陶墨是雇主,金师爷和老陶是不能跟陶墨同桌而坐的,象郝果子这种身契都捏在陶墨手里的下人更不用提了。但陶墨性子良善和顺,只要没有外人,从来都是让他们三个和自己同桌而食,竟没有想到,仅是如此,就已让金师爷心服。金师爷当然不是什么有大才能的人,不然他辅佐了那么多任县令,为什么那些人一个个都很快被丹阳县的讼师们弄走或者整死?但他毕竟是本地人,对本地的一切都门儿清。有他全心全意辅佐陶墨总是好的。
老陶欣慰地点点头,等陶墨和金师爷都坐下以后,又问金师爷:“听说前几任县令都是不到半年就不在了,这是为什么?”
金师爷道:“丹阳是有名的富饶之地,一般这样地方的县令,都是有靠山的人才能当上的。只是丹阳出了两个有名的讼师:一锤先生和林正庸。这两个人都当过官,退隐之后回到丹阳授徒,这就吸引很多名门子弟前来拜师。导致丹阳就算是老百姓,也能说出我朝几条律法出来。以前的县令,都被讼师们作弄过,有的就找门路调走了,没有门路调走的,象前任张县令,就活活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