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赦重生遇上真假太子_作者:白玉悠哉(17)

  贾代善不禁感叹,叹为观止的口才,我的种,我的儿子,心里竖起大拇指。

  他们父子明明本意是来致仕,结果大儿子天花乱坠一番话,把住在皇宫附近国师阁里的孟国师招来了,两人一聊,大儿子又拿出宝贝进献给陛下。他真想咆哮一句:还能不能好好致仕啊?

  ……o(>_<)o ~~

  别人致仕泪奔回家,守孝三年下来估计官场上人走茶凉,荣国府致个仕也真厉害,还带回来一堆赏赐,以及一块写着以贾赦名义赈灾的三千两纹银的圣旨。宁国公前不久也凑个巧,救了被死士刺杀的圣上,也得到圣上的感恩。

  外人都感叹贾家祖上做了大好事,祖坟冒青烟,后代弟子才会福气连连。

  贾赦回金陵,顺带捎上隔壁宁国府的敬大哥哥,大家都没了长辈那就一起回老家守孝三年吧。没错,贾代化代替了贾代善救驾的英勇行为,贾敬亲爹没了,但是贾敬袭爵宁国公不降爵位,若是轮到贾赦这一代必定是降爵位,贾敬有个好爹,人人都说他命好,自己又是进士出身,文采斐然。

  金陵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贾赦却觉得自己的姓氏有够难听的,任何好的话挂上“贾”号,真的都变成假的。

  这四家还喜欢结姻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所以贾赦暂时放过了王家也是考虑到这一点。

  千不该万不该传出如此的话: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_→结果活该抄家。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_→贾母也在不遗余力地败坏名声啊。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_→王家好大的雨(口气),也不是好东西。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_→土大豪。

  贾赦每次来金陵,感到浓浓的土豪风,尤其是皇商薛家,比本大爷还豪。这个姻亲之家还住过自己的家,可惜那个薛夫人并不厚道,恩侯认为贾母很偏心眼,宁愿把好院子给二房的亲戚也不留给自己的琏儿夫妻,越想越不甘心,走的远远的,恩侯觉得是眼不见为净。

  系统花花:主人别难过,给你摸摸狗头。

  ……

  夜下明月高照,清风徐徐,扬州停泊的码头边,三条豪船踏着水路一船接一船驶过来,如此奢华的船只也许是来往的大商人才有资格拥有,至于达官贵人,就不是小老百姓敢妄加揣测的贵人。

  河水波光粼粼,鱼儿时而跳跃出水面,柔亮的月儿影子倒映在河面上,还有船头悠闲自在的的翩翩青年,水中人影的如玉面庞上噙着熠熠星光的桃花眸,眸里潋滟生晕,不知招了岸边多少姑娘的爱慕之心。江南风气比较豪放,女子学文和出门逛街也是寻常小事,前提是戴好面纱。

  豪船旁边恰巧停靠着一条破烂小木船,但是木船主人得到的只有姑娘们的鄙夷。

  木船主人看身形是个瘦弱的人,披头散发,衣衫褴褛,活脱脱跟个乞丐一样,也分辨不出是男是女。

  乞丐脏发下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豪船上的美青年,流动着异样的神色,有怀念,困惑,自嘲。他问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美青年站在船上看夜晚风景,岸上的姑娘们在秋波暗送美青年,明月装饰了如仙如画的脉脉水面,月的倩影掩饰了乞丐的复杂眼神。

  “恩侯,外面风大,进来喝点小酒。”男人温润的声音刻意放柔,带着兄长的关切之情,若非熟悉的人恐怕只觉得很平板冷淡。

  “来啦,敬大哥。”美青年原来就是一月前离开京城前往金陵的贾赦贾恩侯,同行之人就是新一任宁国公贾敬,其他人都是奴仆护卫。这条豪华大气的船是属于闻名京城的荣宁两国公府。

  乞丐看着贾赦年轻的面容,心神一动,也许,活着也挺好。

  贾赦散过心,正准备进船舱,视线如若闪电般一滞,那个人的目光好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乞丐与贾赦四目对视,察觉到不妥,赶紧弯下腰钻回小木船里。

  贾赦摇摇头,应该是看错吧。我认识的人里如今还活的挺滋润,除了快要被废的太子殿下,想到太子,心里就遗憾,可惜那个太子已经不是他认识的那个太子哥哥。

  豪船买够补给,继续下金陵,那些姑娘们忍不住可惜难得在闺期遇见这么俊俏小郎君。而小木船吱呀一声,乞丐没有了踪影。

  ………

  春去秋来,眨眼三年,又是新春时节,贾代善退出官场三年,按理来说,圣上应该遗忘了他的存在。可是贾代善命好,生了个好儿子,贾赦身为会炼仙丹的国师,那可是备受圣上和太后的惦记,就连孟国师也和他有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