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关中彻底平定!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
春闲花开,夏荷月影,时光流逝,眨眼间,荀彧已经走了半年。
曹操除了开始的一段时间显的悲伤外,之后一直就如无其事得状态,仿佛将荀彧已经抛诸脑后一般。
外边谣言阵阵,有说是曹操暗害了荀彧,有说是曹操将他逼死的,也有说是自杀的,当然也有偏帮曹操的说是病死的,纷纷扰扰,各种说法都有,外边许多不知情的人都不由得为曹操得心狠手辣感到害怕。
最大的障碍没了,一号狗腿子——董昭最近又忙上忙下,上串下跳的为曹操准备称公的事宜。
农历5月,初夏的晴空是极为灿烂的,天空是极为的湛蓝,阳光是那样的明媚,丞相府的荷花全开了,亭亭而立,微风过去,摇曳多姿,轻幽的芳香飘荡在空气中,府中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
天子派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曹操为魏公。
冀州的十个郡国作为曹操的采邑,东汉县侯的采邑是一个县,称为侯国,王子的封国采邑是一个郡称为王国也叫郡国,而曹操的采邑比王子的地盘大十倍,既不是侯国,也不是王国,应该说它是半独立的公国!
荀彧走了还不到半年,曹操就如愿以偿的当了魏公,而《劝进魏公》(上奏东汉朝廷的文表,目的是请封曹操为魏公。)上面排名第一个居然是——荀彧的侄子荀攸。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荀攸的立场从没有像他叔叔那样站在天子那边,他一直是随曹操征战在外,他从来就是曹操的心腹。
何况古人上表一般都是按官职或重要性来排名的,在曹操阵营中,撇开一个不在体系内的郭嘉,荀攸不论官职还是重要性都在文臣中排名第一。
所以这本是极其正常的一件事,但在那些所谓的保皇党、反对派的眼里——叔叔宁死不屈,侄子却是助纣为虐!
荀攸简直是十恶不赦,是叛徒,不可饶恕!
不过,荀攸是什么人,会在乎这些个迂腐的老头子的看法吗?
但隐患似乎就这么埋下了……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到了农历7月,秋风刚带来一丝凉意,魏国的社稷宗朝就初建成了。
按规矩,魏国虽然名义隶属于东汉朝廷,实际上是独立运作的,它可以开建社稷、宗庙。社指土地神,稷指五谷神,合起来代指祭祀,古时祭祀是国家的大事,所以渐渐成为国家的代名词。
丞相府也开始扩建了,又在铜雀台旁边另造了一台,名为金虎堂。
而邺城作为魏国得国都也开始扩建了。
于此同时,天子聘曹操的女儿曹节为贵人。
到了9月金虎堂造好了,又开始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于黄河。
邺城也相貌大变了,将整座城市以穿过宫殿区的南北中轴线呈对称性分布,别小看这个,这可是开创中国都城对称性布局的先河。
城中的南半部为居民区和商业区,热闹繁华异常,居然比起往日的洛阳也不差多少了。
到了11月,又一个新鲜热乎的荀令君出炉啦!
虽然都叫荀令君,可却是有天差地别。
荀彧得尚书令是汉室的尚书令。荀攸却是魏家的尚书令,有着本质的不同。
曹操让荀攸当了魏国的首任尚书令,凉茂为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为尚书,封郭嘉、董昭、王粲、杜袭等为侍中,又设置了六卿,至此魏国已经初步构建了~
侍中简单的说,就是一种类似皇帝顾问的职务,常常成为皇帝针对臣子的加封,官员获此加封后,可出入皇宫,常常伴随皇帝左右,也是一种荣耀。
除此以外,曹操还要给小狐狸进爵位,加增邑,原来小狐狸就有1000户,这次直接要给小狐狸加4000户,成5000户。
严格的来说,曹操还算是个公平的人,不会因为和谁私交好,就给谁加官封爵的……
即便是如孔桂这样的拍马谄媚到极点的,把曹操哄得极为开心的宠臣,也不过是穿点侯服馋些玉食罢了。
也许在曹操的眼里,给小狐狸的增邑都是他自己的,谈不上什么给小狐狸以权谋私,要知道他之前可是还让了5000户呢,现在不过是把这块中的4000户转给小狐狸而已。
可一下子给小狐狸加这么多,这不是把小狐狸放火上烤,除了荀彧身份特殊是2000户外,其余类似小狐狸这样的文官,荀攸、贾诩、程昱、董昭也不过才300户,就是夏侯渊现在也不过才7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