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之酒香萦梦_作者:云微香(30)

2019-01-13 云微香

  更何况经历退婚一事之后,小狐狸心里就隐隐有了一个打算,与其辅佐曹操,不如谋求一块地方,自己占山为王,这样岂不是比跟着别人强。

  地方也想好了,蜀国,对,就是乘刘备现在还落魄的时候,把他未来的地盘先抢了。

  至于为什么是蜀国?因为刘璋好欺负啊!

  虽然现在刘璋他老爹还没死,等小狐狸过去估计就快了。

  在北方,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各个都是豪强,和他们抢地盘,风险比较大;江东的孙坚孙策,打战这么牛b,估计也悬的。

  荆州刘表看着也好欺负,但是他手下都是荆州地方士族,实力强盛,不容外人染指。

  他打算是等董卓迁都后,想办法去弄个蜀地的官员任命,这样师出有名,再去招揽几个武将……

  有了这么个计划,诸侯伐董,这个热闹就不去凑了,而且打来打去风险还是蛮大滴,万一热闹没凑成,不小心人头跑了。

  虽然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曹操这边也可以先投资一下,正好辛毗有信要寄给他哥哥,小狐狸也排了个家仆送了一封信给曹操,小狐狸托辛毗家的仆从带着他的家仆一起上路。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的话:

  这段时间,演义里是曹操刺董失败逃洛阳,被陈宫抓住后又放了。

  历史上曹操并没有刺董,刺的是张让,而且放曹操的也不陈宫。

  所以主公,您没有出场的机会!

  小剧场:

  曹操拿着刀,闪着寒光,阴阴的笑着:“加不加戏?”

  作者视死如归:不加!死也不加!

  ……啊……

  讨论区: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云﹕(董)卓表□□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这里说得很清楚:曹操因为不愿与董卓同流合污,所以避开了董卓的举荐,悄悄返回家乡以图另举,并没有谋刺董卓。

  不过历史上曹操确实有过类似的举动。曹操只身刺杀张让,被护卫发现,曹操手武长戟而退,竟无人能靠近他,全身而退。

  曹操在东归途中,确实曾经被捕而又很快获释,《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这样记载的 ﹕ 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

  裴松之注引郭颁《世语》说得更为具体:

  中牟疑是亡人,见拘于县。时掾亦已被卓书;唯功曹心知是□□,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因白令释之。

  在这里,对曹操获释起了关键作用的,不是中牟县令,而是那位慧眼识英雄的不知名的功曹,是他劝说县令放了曹操。而无论县令还是功曹,都与陈宫毫无关系,因为陈宫从未担任过这两种职务。

  总而言之,「捉放曹」这件事,自始至终都与陈宫完全不相干。

  第二卷 群雄并起

  第27章 2-1 讨伐董卓

  话说这边,曹操逃回家乡,卖房子卖地,能卖的全都卖掉,然后树旗招兵,招兵买马。他老子在经济上还不支持他,幸好有个姓卫土豪赞助了他!(其实也就招了五千人,还有好多是家族兄弟。)

  这里随便说说:

  曹操撺掇着老爹要起兵反董,而他老爹是如何回复的呢?

  “资少恐不成事!”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白话文便很简单,没钱!

  曹操他爹——曹嵩,字巨高。

  曹嵩曾买官做了太尉,等于现在的□□吧。

  花了多少钱呢?万金!

  而且,花钱做这太尉,并没有伤到他的老本。换句话说,在太尉卸任之后,他依旧家财万贯。

  就凭这他老爹以后还能带着100多辆车金银珠宝招摇过市!结果被人见财起意,乘机杀害,夺其财宝而去。

  好在有一个叫做卫兹富豪很欣赏他:“平天下者,必此人也!”(你就是那个平定天下的人哪!)

  而他爹曹嵩呢?“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

  啥意思呢,就是带小儿子跑了。

  中平六年12月(189年12月)——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这就是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伐董,实际历史上只有13路。

  次年,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正月,13路诸侯同时起兵讨伐董卓。

  兵众各有数万,推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而曹操为奋武将军。

  接下来的发展和历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