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讨厌聪明人,尤其是你这样的聪明人”
……
早上,小狐狸轻轻起身,但贾诩生来警醒,一会就被小狐狸吵醒了,但他心机深沉,依旧作沉睡状,眯着一条缝偷看小狐狸,却见小狐狸很是豪迈的脱光了衣服,雪白的后背,柔然纤细的腰肢,他只觉鼻头一热,连忙转过脸去,不敢再看!狼狈的用被子擦着鼻子。
小狐狸换上女装,打扮成妇人样,只是不会梳女子的发髻,是以长发披散,转过身来,低声喊了句:“夫君?”
嗓音很低,带着些许温柔和缠绵,如徐徐绽放的优昙婆花,贾诩听到了浑身一震,如临大敌,忙狼狈的坐了起来,鼻子上的鼻血还没擦干,后面的又流了下来。
小狐狸见了不由得莞尔一笑,走上前去,拿出丝绢给贾诩,笑着说:“秋日气燥,夫君,还需注意啊。”
贾诩站起身,取过丝娟擦干鼻血,说道:“此计甚妙!只是你还得把脸弄黑些。”
小狐狸对着贾诩做了个礼,“遵命,夫君,那就劳烦夫君金屋藏娇了,再过几日,风声少停,我在出城,绝不牵连夫君。”
小狐狸拿着玉梳,微微皱眉:“只是夫君,这女子的发髻实在不会梳呀。”
贾诩拿过玉梳:“我来吧!”
贾诩站在身后,看着面前坐着的人双肩单薄,入手的发丝柔滑似绸,也有些神思不属。一下手上的力道没有控制住,扯痛了小狐狸。
小狐狸痛叫了声,转头怒瞪他,“你究竟会不会梳?”
贾诩——自然是不会的!好在他已经成婚多年,也见过他夫人梳头,他又是个聪明人,少一琢磨就会了.
小狐狸把脸涂黑了,遮住了几份容色,光明正大在贾诩家里住下,贾诩对外说,招了个青楼伎子。
(那时候伎子并不是现在的□□,有点像歌舞伎,卖艺不身的样子,当然钱给的多,私下交易的也很多。)
住了一个多月,小狐狸天天与贾诩同吃同睡,感情一下子深了很多。
到了后来他甚至直接和贾诩说,有李儒在,你很难在董卓这个圈子里出头的。
贾诩说,牛辅对他有知遇之恩,小狐狸当然明白他们都是西凉党,点了几句:“董卓这个人估计活不长了”对此,贾诩也有此感,只是不能像小狐狸这样确定。
小狐狸又直言和贾诩说了,有意游学一番后,去蜀郡干一番事业,并与贾诩分析了天下形式,贾诩不亏是三国中的智者,智商极高,对天下形式颇为认同,但是蜀地路途艰险,小狐狸看着又身娇体弱,恐怕难以到达。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贾诩护送小狐狸出了长安城,小狐狸依依不舍抓着贾诩的手道: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若是我有意取蜀地,文和可原助我?”
“若是蜀地艰险难去?奉孝可有别处?”
小狐狸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贾诩对他的蜀地之行不看好:“人不风流枉少年,纵然前途艰险,总要闯一下,若嘉能去蜀地,文和一定要来啊。”顿了一下,又道:“若蜀地实在艰险难去……嘉观曹操可在北方称霸。”
小狐狸骑马走了几步,回来又说了几句:“我看董卓和吕布都是好色之徒,而行事手段太过狠辣,别看现在朝中的大臣唯唯诺诺,其实个个奸诈狡猾,万一使个什么美人计、反间计之类,估计这个董太师就危险了,文和还是要早做打算啊!”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曹操大怒:为什么还没有我出场?
作者微笑:因为嘉嘉要游历天下,勾搭英雄佳人!
寒光一闪……
啊——惨叫一声
第35章 2-9 前去冀州
贾诩闻言,脸色不动,瞳孔却紧缩了一下,小狐狸之前多有过暗示,但说的这么明,也只有这一次。
这人看着年纪极轻、容貌又姣好,行事看上去也不太靠谱的样子,但贾诩却万万不敢小看他,不说这些日子接触下来,这人才智超群,眼光长远;但看他孤身一人就能把董卓耍的团团转,还能从容脱身而去,就知他非等闲之辈。
他是凭什么判断的呢?是之前和那些朝臣周旋过一次么?仅凭这一次就敢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