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徒源身居高位,所思所虑的确是得考虑全局。
他考虑的也有道理。
朝廷大臣们自己虽然未必肯捐钱,而且他们也不敢捐太多钱,捐的太多一来犯了众怒,二来怕引起御史的注意,要是捐的太多了,反被御史弹劾了一道收受贿赂,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但他们不肯捐钱,也未必肯让富商们以钱换官。
毕竟他们都是多年苦读又在宦海浮沉多年才能爬到今时今日这样的位置,如何肯眼睁睁地看着其他人以重金轻而易举地就得到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才得到的东西。
“朕寻你们来,就是想让你们想想办法。”徒源说道,眼睛盯着章桁和贾赦二人。
第113章
章桁和贾赦都沉默了片刻。
半晌后, 贾赦抬起头来,说道:“陛下言之有理,微臣想,要想让大臣们和富商捐献钱资,有一办法。”
“什么办法?”徒源急切地问道。
“陛下,自古以来世人都盼着青史留名,诸位大人和富商们想必也是如此,倘若陛下允许, 让给那些捐献银子的大臣和富商立个功德碑, 将他们的名字镌刻在上头,想必他们必定会慷慨解囊。”贾赦说道。
他想出这主意不是空口无凭想来的,历史上曾经有的是富商为了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重砸千金,想来如果能有这种立功德碑的机会, 他们绝对不会吝啬。
章桁的眼睛一亮, “这主意好,恩侯这主意一出,非但那些御史们不会对此说三道四, 而且那些大臣和富商们也都会争先恐后地出资, 到时候我等再说,将众人所捐献钱资也一并列出, 想必他们不但会更加乐意出钱, 而且还会对陛下感恩戴德。”
贾赦忍不住笑了下, 他知道章桁一向狡猾, 但没想到章桁竟然狡猾到这等程度。
怪不得人家都说章大人能把人家卖了还能让人家帮着数钱。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徒禄了,徒禄恐怕到死都还不知道,林太医早就已经是章桁的人了,而建明帝的死却是章桁借了徒禄的手,将计就计,送了建明帝下去。
可怜的徒禄到死都以为建明帝是死在他的手上,甚至对此还洋洋得意。
却不知道他早就成了章桁手上的一把刀。
徒源笑着连连点头,“那就按着贾卿家的主意办吧。倘若真能解决军饷的燃眉之急,朕一定要好好赏赐贾大人。”
贾赦笑道:“此乃臣之本分,陛下不必客气。”
从书房中出来。
章桁和贾赦一前一后地走着。
一路上,两人罕见地寂静无声。
贾赦心里头有心思,明日便是泰山封禅了,他若要执行计划,今晚务必就得行动。
但章桁?
他心里忧思不已。
倘若章桁寻他下棋或者其他,届时他若是推脱,保不定章桁会看出什么马脚来。
他的神色虽然没有露出任何异样。
但是章桁对他是何等熟悉,如何看不出他此时心不在焉。
停住了脚步,章桁道:“明日泰山封禅须得早早起身,贾大人今夜回去好好休息吧。”
贾赦正巴不得如此,一听此话,便从善如流地说道:“那章大人也好生休息。”
章桁嗯了一声,双手背在身后目送着贾赦远去。
他闭了闭眼,心里头闪过无数个念头。
他不愿意把贾赦往坏处想,而且他也想不出贾赦何以会对徒源不利。
贾赦从以前开始就是太子一派,如今徒源登基,对他也是颇为信重,可以说朝堂之上徒源重用的人除却章桁以外便是贾赦了。
他没理由,也没必要要对徒源出手。
道理是这样。
他也希望是这样。
但贾赦的举止,不得不让他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章桁的眼里闪过无数的思绪,他攥紧了拳头,眼睛缓缓睁开。
他从来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既然他相信贾赦不会做任何对徒源不利的事,他就亲眼去认证。
泰山封禅的一应物品都是由礼部准备。
封禅的地址位于泰山之巅。
一路上都由重兵把守,寻常人想上山无疑是难于上青天。
但是上泰山的路却不仅仅只有一条。
虽然路途艰辛,一路坎坷,但是贾赦还是在子时时分赶到了山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