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戊戌狗年_作者:柏无憾(16)

2019-01-05 柏无憾

  他噗嗤笑了,阿冉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也一起笑了。

  当时还是两小无猜的年纪,阿冉大他几岁,他还是寺中每日念经扫地的小和尚。

  “成安寺”的匾额最终还是挂上去了,阿冉见了总忍不住撇嘴。

  几年过去,公主已经及芨,听说圣上也不愿她再来,但阿冉仍是常来,理由千奇百怪,连“吃斋饭”这样的理由都用了不知道多少次,更别说“给皇奶奶祈福”,“给皇后娘娘求子”这种理由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阿冉没有来过,他问了住持,住持道:“公主殿下不慎落水,大病一场,等病好了就来了吧。”

  他立刻写了封信给阿冉,问她怎么回事,有没有事,可阿冉只回复了一句话:“谢大师挂念,身体并无大碍,莫要担心。”

  他奇怪,以阿冉的性格,肯定会写很长的信,说她落水多么难受,药多么难喝,宫女多么难缠,最后再说她想逃出来。

  他细细叮嘱了公主一番,却没有收到回信。

  之后足足两年,他只能在寺中听说她的故事。

  说京城恰逢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文武各有一状元一榜眼一探花,说其中两位状元都倾心于公主,说文试的探花当真貌美如花似神仙,说公主与三人纠缠不清,扯出无数奇闻逸事,供人做饭后谈资。

  还说,公主性格大变,变得十分温和懂事,圣上有意挑其中一人做驸马,公主默允。

  是这样啊,阿冉要嫁人了吗?

  阿冉再来,他甚至和她隔了一道屏风,他不解,语气中是强忍的急切:“阿冉?”

  阿冉在那边坐得笔直,木质雕了金刚经的屏风却挡住了一切,他什么也看不见。

  阿冉没有开口说话,倒是她身边的丫头微怒道:“喂,和尚,谁让你管我们公主叫阿冉了?公主早就及芨,马上就要嫁人了,闺名是你能叫的吗?”

  他有点茫然,他这样叫了很多年了啊,现在只是两年没见而已。

  阿冉没有反驳,用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语气柔声道:“无慧师父,我两年前不慎落水,之后大病一场,之前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希望大师不要介意。”

  原来是失忆了,怪不得不来找他玩,怪不得这么生疏,怪不得连丫鬟都换了。

  他忽然有点委屈,我明明写信给你了,你怎么都不理我,是不是因为我是和尚,是不是因为我不能参加科举,是不是因为我不好看?

  见他不说话,那丫鬟继续道:“公主殿下已经及芨,以后无关人等要叫殿下祈乐公主,祈,乐,公,主,你记住了吗?”

  他更委屈了,阿冉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他也是想要这样叫她的,但当时阿冉说:“什么祈乐公主,我皇兄不过是看我总往这里跑,给了我这么个封号而已,还是叫我阿冉吧,不然总觉得在提醒我要嫁人了……我才不想嫁人呢!”

  “是。”他说。

  原来一个字也可以回答得这么艰难。

  那丫鬟似乎是满意了,没有再说话。

  阿冉则道:“我此番前来是希望大师算个黄道吉日,宜嫁娶。”随后似乎有点不好意思,“我已要嫁人了。”

  “恭喜。”

  原来还有更难说出的字。

  黄道吉日算了几个,公主挑了半年后的一个,留下赏赐离开了。

  真正成亲那天,他是没资格去的,去的是寺中的主持,和另外两个德高望重的大师,和他这种美其名曰图个好听的“大师”不同的。

  听说驸马是那个貌美如花的探花。

  听说武试状元去了边疆保家卫国,文试的状元拒绝了正三品的官职隐于乡野,都再没了消息。

  不愧是黄道吉日,半年后公主就坐轿前来,请他为腹中的孩子祈福。

  十月后一个小皇子出生了,是他算得时辰,建议的取名方式。

  第二个皇子隔了很久,约莫有个四年左右。

  住持已经换了一位,他也长大了,甚至有了个自己的小徒弟。

  他还记得后来阿冉自落水后第一次见他时那惊艳的目光,就像是第一次见他一样。

  然后她掏出来一串珠子,略有歉意道:“我前些时日发现了这串檀木手串,尚未做好,我便请人打磨一番,送给大师。”

  他看着那串檀木珠,沉默了很久。

  阿冉说,以后会送他一串佛珠,要用最好的木头做,要自己做,要刻上自己的大名,让他时时刻刻都记得感恩公主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