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想到自己赢了老九得赔多少钱,想想这个数字他就振奋得很,你说甭管压什么,只要对了都拿钱,呵呵……不知道三爷是有骨气的?只要想想那钱是靠贾赦的本事赚回来他就恶心。
平时斗得欢,关键时刻就跪舔了,传出去他简直不用做人。
群众其实没想这么多,胤祉就觉得,自己是被逼上绝路了。
因为胤禟派人去请,他直面挑衅,岂能不来?
因为赌局同贾赦相关,他不能选中,必须是不中!
因为凑热闹的人太多,数目太小他都拿不出手,所以抛出那么多银票。
……
猜题这事换普通人来做,胜率半成都不到,贾赦是算命界泰山北斗,这个身份将比例拉起来,约摸有两三成。
这是一开始的数据,答案给出来以后,这个数字其实在缩小。
理由很简单,因为他给的答案太过具体。
简单地说,若回答的是一个大方向和范围,那里头能套进去许多东西,只要沾边都说得过去。偏生贾赦这人太实在,直接摘了易经里头几句话,这就坏了。
三阿哥瞅了瞅庄家也就是老九的脸色。
哟呵,还挺绷得住。
装吧,可劲装,答案出来的那一刻有你丫哭的。
胤祉坚定的认为胤禟是在撑场面,这会儿铁定肠子都悔青了……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他一倒过来的那些也都这么想,他们迫不及待的想看银票翻几番。
“咱们等着倒是无所谓,让太子爷等三天太不像话了,不如去要一份卷子过来。”
“这个提议很好!左右已经开考了,就算试题公布出来也不会影响到贡院里头的考生,想来无碍。”
……
董鄂家两人带头,胤祉就接过话去。
他站起来朝太子那边拱了拱手,“臣弟以为大家伙儿都迫不及待想知道结果,二哥您看是不是……”后半句他没说,意思已经表达到了。他都站出来,别的阿哥还能坐得住,一个个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那话实在,考试已经开始了,贡院里头的考生已经明明白白看到题目,试卷就算传出来也不算泄题,对大局根本没有影响。
胤礽想着也是这个理,他果然派人找了礼部尚书,科举第一轮正是礼部负责的。太子没敢以权势压人,他只是“询问”对方能不能传个卷子出来,又让底下人将前因后果说了说。
太子爷的面子谁敢不给?加上那礼部尚书正是搞死邢夫人被康熙盯上各种警告还赔了夫人的倒霉鬼,这节骨眼上他不敢再得罪人立刻就让人拿了一份卷子过来,交给传话那人。
卷子是蜡封的,没拆,那人拿回去直接就递上去,没多看。
胤礽拿到以后亲手拆开,当着兄弟们的面将试卷抽出来,展开一看。
……!!!
好家伙,还真是对了!
“我擦!到底怎么回事?贾天师也太厉害!”
“对了?针对了?”
“三哥你站稳了,三哥你还好吗,三哥你别吓我!!!”
☆、第127章
有胆子凑过去瞅第一眼也就是几位皇子,题目就那么几道,粗粗扫过就有了,与易经相关那题看着分外眼熟,不就是贾赦点的那几句!
统共三句话,头一句出自《周易.乾.文言》。
原文是:“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说的是增进道德与建立功业的事,是对读书人的标榜。
至于后两句,一为《周易》的“益”卦:天施地生,其益无方。一为《说卦传》中的内容,也是《易》的思想纲领。
但凡能通过生员考试的,对这几句大多耳熟能详,周易是四书五经里唯一涉及道学的典籍,冠群经之首。若能真正将此书读明白参悟透彻,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往前数五百年往后数五百年无人能比肩!
这部书太难懂,逐字逐句背下来的也很多,就是不知其意,即便读懂了字面意思,也不解内涵。不说别人,太子在看到这题的时候也皱了皱眉,别的题目都好,但凡是周易这块儿的,总是拉开层次体现水平的地方。几句话说的明显是不同领域的问题,要联系起来做成一篇完成的文章实在不容易。
胤礽稍微想了想,作为康熙亲自培养的储君,就这个问题他倒是能说出一二三四来,换了一般的学子恐怕没有那样高的眼界。身份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这题虽然是从《周易》里摘选的,他有信心能写出比贾赦这个道门专业人士更合乎皇阿玛心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