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门房没说对方的目的,只说是来给府上送礼的,赖大如实上报,刚说了几个官名史太君就误解了。
“都是政儿的同僚?”
“……也不止工部,他们都说是同二老爷有交情。”
对于这样的解释史太君十分满意,她笑得和蔼极了,让赖大把情况通知到二房去,让贾政招呼他的朋友。
赖大回答得特别响声,屁颠颠就通知了贾政。
二老爷在工部干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同僚都在家大年初一来给他送礼?他心里舒坦极了,嘴上还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哪用得着这些,你等等,我换身衣裳这就出去招呼客人。”
衣裳的确是换了。
人也的确出去了。
见贾政出来,这些在各部做官的大人也适应得很良好,他们毕竟是拿贾存周做的噱头,虽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面子总要做足,等贾赦跨过门槛,走到石阶上,他们打起精神同他套关系。贾政是非常好面子的,想到这些日子大哥多风光,在家中他险些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老天有眼,总算没亏待他。
贾政相当诚恳的邀请各位大人进府喝杯热茶。
来送礼的目的就达到了。
起初还是正常的品茶谈天,就有人问起:“上次过来存周兄住的仿佛是荣僖堂,怎搬到这边来了?”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虽然四爷搬出长幼尊卑的确不是瞎扯,心里的憋闷是无法消散的,贾政勉强挤出笑脸,说:“我幼时身体不好,随母亲住在正院,后来入了仕途忙于公务一直忘了搬出去,前阵子提起这事,才搬到这里,将原本的院子让给兄长。”
他以为能得到声援,老大就是摊烂泥,用那样的手段搬进荣僖堂也没用,跳梁小丑罢了。
后续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
这些大人们非但没帮他说一句话,反而将话题扯到了贾赦身上。
“大老爷好歹是在万岁爷那儿记了名的,腊八赐粥,除夕赐酒……都是给重臣的待遇。存周兄让得好,若慢一步,恐怕还要落人口实。”
“极是!极是!恩侯兄今非昔比,入了万岁爷的贵眼,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我等还没同大老爷说过话,存周兄你看,是否引荐一番?”
话题就这么被带偏了,换了别人,听得不高兴就会撵人,贾政是个道貌岸然之辈,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他笑得特别难看,却依然满足了同僚的心愿,派周瑞去荣僖堂请贾赦。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贾赦虽然看不上二房那些个能闹腾的妇人,同这个便宜捡来的二弟关系尚可。他虽然死要面子,虽然总将体统挂在嘴边,虽然瞧不起没文化的人……却没有阴谋陷害的行为。二弟贾政本质上是个好人,只是有些虚伪罢了,只是这样,贾赦是可以容忍的。他没有拒绝,放下手边的书,跟着周瑞就往二房去了。
甫一进院子,就看到等得如饥似渴望眼欲穿的官老爷们。
贾赦走上前去,迎面而来的就是热情的招呼。他看了看老二的脸色,果然很臭。
“二弟找哥哥来所谓何事?”
“……这些是朝上同僚,想向大哥引荐一番。”
在二房耗了足半个时辰,贾赦险些就活不出来,这些人摆明就是得知万岁爷赐了美酒攀关系来的,也只有贾政能耐心招呼他们,要是在大房,早送客了。贾赦回去接着看他的《周易》,时而在纸上推演,日子过得相当惬意。
整个荣国府,就只有他这样悠哉。
包括贾琏在内,所有人都经历了贾政那样的事,上赶着拍马屁的多不胜数,夸赞的方式也层出不穷。除了深深嫉妒的二房,所有人都觉得这样的遭遇是甜蜜的负担,荣国府式微,已经多少年没有这样热闹的场景。
史太君在祖宗祠堂待了一整天,不停的同荣公贾代善说话,供奉的宝贝里面也多了一个酒杯……那只珐琅彩瓷碗和昨夜刚拿到的酒杯俨然成了荣国府最新的传家宝。
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御赐之物。
而是康熙爷真正用过的。
稍微不够分量的家族就不可能拥有的东西。
虽然也有人质疑万岁爷的眼光,不过总归是好事。
除了憋屈到极点的二老爷、同样没面子的二太太以及为薛蟠的行为深深苦恼的薛家母女……其他人都很高兴。自古就有那样的说法:一人得道鸡犬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