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份愧疚,贾代善也给了贾史氏极大信任。也因为这份信任贾代善一直被贾史氏蒙在鼓里。
在贾史氏口中贾赦纨绔不孝,不敬生母不悌幼弟等等诸多不好,而贾政则是好读书,有大才,而且纯孝等等无数优点。
之前贾代善一直是相信的,直到贾史氏灵堂喜笑之事之后贾代善才怀疑。
直到得到贾瑚取得了童生的功名,犹豫许久的贾代善才开始暗中调查,这才知道贾史氏对他撒了谎。
“老爷?”
见贾代善失神发神,贾赦叫唤了声,贾代善回过神来了看着贾赦想着以往对贾政的偏爱,心情更复杂了。说到底是他亏欠了长子,也难怪母亲看他不顺眼。
贾代善看着贾赦心情复杂地说道:“瑚儿很好,你们夫妻俩将瑚儿教导得很好。”
“爹,是大哥要回来了吗?”
正在跟弟/弟妹妹们玩的贾琏突然问,贾瑶也小跑着过来抱着贾赦的腿:“爹爹,大哥真的要回来了吗?大哥有没有给元姐儿带礼物。”
贾瑚比贾瑶大五岁,两年前贾瑚离京时贾瑶也已经记事了,唯有两岁多的贾琮当时还在襁褓中,并不记得他大哥。
“对,你们大哥就要回来了。你大哥是疼元姐儿了,一定会给元姐儿带礼物的。”
贾赦将元姐儿抱起了起来,贾琏也牵着贾琮过来了,父子女四人很是亲近。有张氏教养,贾琏兄妹三人并不像贾珠惧怕贾政那般惧怕贾赦。
这父子女亲近,就贾代善看着都露出羡慕。
“老爷,太太还不知道这事,我先去荣喜堂给太太报喜再回来接三个孩子。”贾赦放下贾瑶说到。
“去吧。”
贾赦去了荣喜堂将贾瑚成了秀才的喜讯告诉贾史氏,但贾史氏却半点也没有高兴。在贾赦离开后,贾史氏还砸了桌上的一套茶杯。
贾史氏知道了,很快贾政夫妻也知道。
得知贾瑚成了秀才,贾政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躲进书房不肯出来了。
王氏嫉恨不已,砸了屋子的东西。
不过不管他们高不高兴,贾瑚成了秀才这事实。三日子之后,贾瑚带着姜宛茵等人回到荣国府。
进入宁荣街,阔别近三年再看到敕造荣国府的牌匾,姜宛茵心里也不由感慨。没有自由终究是要回到这里。
第44章
“孙儿给老爷太太请安,孙儿不孝让老爷太太担心了。”
“儿子给父亲母亲请安, 侄儿见过二叔婶母。”
“荣喜堂, 姜宛茵等人跟随着贾瑚去见贾代善和贾史氏等人。”
“因为贾瑚回来了, 而且贾瑚又考取了功名, 贾代善这算是给孙儿面子才到荣喜堂亲自见贾瑚。”
“荣喜堂是整个荣国府的正院, 也是整个荣国府的中心, 连荣喜堂三个字都是先帝提的, 是荣国府主人的居所, 是象征着荣国府的权力。”
“好好好,瑚儿, 快起来了。”
“贾代善看着少年挺拔的贾瑚, 心里高兴脸上笑容直接表现出来。”
“过来祖父瞧瞧。”
“我的孙儿可真是好样的,小小年纪就是秀才了。”贾代善语气中无比欣慰。
“这些日子贾代善已经转变了之前的心思想法, 对长子和大房的儿孩子也喜欢起来。”
“贾史氏心里可不高兴, 尤其是见贾瑚回来后贾政的脸色难看, 心里对压了他二的贾瑚更是不喜。不过当着贾代善的面她可不敢表现出来,只不过脸上神情僵硬, 连笑容也很假。”
见心爱的儿子难过,贾史氏便想给儿子抬抬面子。只见贾史氏笑着说道:
“瑚儿这爱读书的劲像他二叔。”
又叮嘱贾瑚:
“你如今虽侥幸考取了秀才功名,但不能骄傲。你到底年幼阅历经验不足。你二叔比你年长,读的书也比你多,你若有什么不明白的以后只管去找你二叔。”
“政儿,你当叔父的可不能藏拙,指点侄儿要用心。”
闻言贾政立即一本正经的起身:“儿子谨遵母亲吩咐。”
“贾史氏的话一出贾赦夫妻脸色可不好看, 就连贾代善也一样。”
什么叫做侥幸考取了秀才功名,贾史氏这是在指贾瑚这秀才名不副实,说贾瑚没有真才实学。
听到最后贾代善都忍不住脸皮抽了起来,尤其是看贾政那一本正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