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尔康匆匆忙忙走进来,拱手道:“皇上吉祥,皇太后吉祥!”
“岳父,你怎么这么急急忙忙?”绵恺问道。
“启禀皇上,浙江巡抚康达死了。”尔康说道。
“什么?”绵恺急忙问道,“怎么回事?他是怎么死的?”
尔康说道:“下面人报上来说浙江巡抚在其府中悬梁自尽了。”
“自尽。”绵恺口中念道,“他的账本已失,看来他早已嗅出来味道了。”
而绵恺却走到小石子面前问道:“你怎么回事?你不是说人都到齐了?”
“皇上,是奴才一时没看清楚,所以……”小石子跪下来磕着头说道。
“好了。”小燕子在一边劝着绵恺,“人死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皇帝就不要怪罪小石子了。”
“这次因为皇太后求情,就算了。你给朕好好记着,下次做事再不细心,到时候就等着朕赏你板子了。”绵恺板着脸对小石子说道。
小石子跪着道:“奴才记住了!一定记住。”
“皇上,现在怎么办?外面跪着这么多人。”尔康问道。
绵恺坐了下来,说道:“先让他们跪着。”
“皇上,可早晚都要见那些大臣。”小燕子也坐下来说道。
“就算是一群鬼,朕也得见。”绵恺说道。
小燕子接着说道:“虽然浙江巡抚死了,但是这不影响原先皇帝对这件事的计划。”
“皇额娘说的是。”绵恺在一边应道,他又问尔康:“和珅到了吗?”
“回皇上,和珅早已在外面等候了。”尔康说道。
“那好。”绵恺说道,“升座吧!”
……
外面的太阳很大,臣子们跪在那里,有些人都跪不动晕了过去,有些人害怕皇帝会下令将他斩首也害怕的晕了过去。晕过去的那些人被侍卫搀走。此时,绵恺扶着小燕子走向了大厅的座位上。大臣们都伏下身子磕头道:“臣等恭请皇上圣安,恭请皇太后懿安。”
绵恺没有让他们起来,而是说道:“朕今年免去了全国的赋税,这次出来,一是带着皇太后回到故乡,二是观观民凤民情。本来没想惊动过多,可到了这里,却赶上了一桩大案子。有人将一个包袱偷偷放在了南书房行走和珅房间门口,据和珅上报,包袱中乃是几部账本,而账本里写的东西让人惊诧莫名。和珅在吗?”
“臣在!”和珅走出来说道。
“这件案子牵连的大吗?”绵恺问道。有些事情,就像演戏一样,必须要做足。
和珅没办法,这是皇帝授意的,自己若是不做,那么不知道会有什么惩罚。他只好应道:“回皇上,很大!”
绵恺说道:“你就把这几部账本的上面的内容说一说吧!”
“嗻!”和珅应道。此时,跪在下面的大臣们偷偷地互相看了看。和珅说道:“这几本账本中记载了江南部分官员贪污受贿的记录。”
“有多少人?”绵恺问道。
“不少。”和珅应道,“五品以上的有一百多人。”此时,小燕子和绵恺注意道有更多的大臣晕倒了,侍卫们只好把他们都搀扶出去。
绵恺有问道:“这些人都在你参劾之列吗?”
“回皇上,都是。”和珅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说道。他发现绵恺和小燕子一直在注视自己,他感到了极大的压力,说了自己便会得罪同僚,不说便会得罪皇上,得罪皇上那么只有等着脑袋搬家了。况且皇上身边还坐着皇太后,和珅觉得这位皇太后坐在这里给他的威压更大,想到她手中还有高宗纯皇帝的金牌令箭和英宗启皇帝的尚方宝剑,和珅便选择得罪同僚了。
“账本呈上来。”绵恺说道。
“嗻!”和珅应道,便把账本交给小石子,由小石子放到绵恺的桌前。
“拟旨!”绵恺象征性看过账本后,大臣们俯下身子。绵恺说道,“此案的罪魁乃是时浙江巡抚康达,现其已然自尽,尔等职守江南,于分内之事,尚属勤勉,市井繁荣,输赋充足。江南乃为我大清盛世之一柱。和珅所呈账本之事,朕早已知情。朕已有内务府开一账户,尔等将所收的贿赂和贪污的饷银,自行清点,自行交纳。皇太后教育于朕,要以仁治国,所以朕将不再过问此事,尔等凭良心便是,几部账本着即销毁,钦此。”说着两个小太监拿出一个火炉,当着众人的面,将账本全部在炉中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