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炫雨推开门让她赶紧收拾东西准备下去了“现在算好的了,天气也不太冷,不然碰到暖气不足的地方更惨。”
高估自己的柳临渊难得全副武装的出门,还问李炫雨借了一次性的口罩。李炫雨表示口罩他有但是一次性的没有,柳临渊犹豫了两秒还是戴上了。等两人下楼等在电梯口的文承贤指着连墨镜都齐备的,脸挡的严严实实的柳临渊大笑,笑的柳临渊想揍他。
曾经腼腆不说话的文承贤被谁吃了,现在这个熟了就开启找打路线的人是谁啊!
剧组开机的第一天从拜神开始就对柳临渊包含恶意,一群人拿着香行礼时大风刮过吹落了她的帽子,张牙舞爪的头发让柳临渊觉得人生从未如此丢脸过。上完香脸都是黑的,整个人都在散发黑气。
影视圈有个众人皆知的迷信,开机的第一幕一定要顺顺利利的,才能让之后都很顺利。因此开拍的第一场都是选最简单的画面,算是讨个好彩头。柳临渊和文承贤商量了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画面,男主崔浩宇去上学和母亲说再见的一场戏。
演员只有李炫雨,他的台词也就一句‘妈,我走了。’说完关门,前后不到三十秒,就这他们都不顺利。李炫雨的‘走’字刚落下,悦耳的钢琴声响彻片场,柳临渊差点爆炸。片场静音是常识!
电影和电视剧的不用在越基础的细节里越明显,比如电影一般都是现场收音,而电视剧通常是半收音或者干脆全部后期配音。
所谓的半收音是指拍摄周围的环境音是现场收音,演员的台词是后期配,全部后期配的电视剧会包括衣服摩擦的声音都是后期。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压缩成本,现场收音比后期配音的成本高太多。
现场收音要求的不止是演员的台词功底,还要求整个团队的配合,经常有画面能过但是收音不对要重拍,一个小问题就能让一切重来。比如他们拍的这一场,棚内棚外一点声音都不能有。
当然,这个和国家影视行业的风气也有关系,韩国电影很少是后期配音的,连电视剧全配音的都相对少。以至于柳临渊都没想过还有后期配音这回事,上来就用现场收音的标准拍。
在这种情况下连咳嗽最好都憋着,更别说手机的铃音。钢琴声一响,这条就费了!这可是第一条,就算不迷信也不会自找麻烦。今天诸事不顺的柳临渊火气已经聚集到嗓子眼了,发现众人都在看自己,两秒后反应过来,是自己的手机响。
拜神时想要找地方钻的心情重新冒头,音乐还在响,全场安静如鸡。文承贤一句‘CUT’喊出口,皱眉看着柳临渊,嘴巴张了张到底没说什么。柳临渊起身给众人鞠躬,腰弯到九十度,道歉。
金昌明连忙开口尬笑,扶她起来说是意外,人总有疏忽的时候,众人也连忙出声,眼看场子有点要回暖的意思了,钢琴声又想起来。这次柳临渊直接关了手机,都没看打电话的是谁。再次鞠躬道歉后,不等众人再说什么缓和的话,直接表示重新开始。
第二幕拍的很顺利,文承贤的‘ok’喊出后看着柳临渊等她说好,柳临渊直接鼓掌表示这条过。全场的掌声立刻响起,太过热烈的掌声好像掩盖了刚才的那点小失误,至少现在没人会再说什么了。
只是有些可惜,彩头到底没讨到,第一幕被打断了。
之后大概是已经倒霉到了顶点不能再倒霉了,之后的拍摄都很顺利,柳临渊进了监控室就没在出来,实际上第一天本来拍的也不会是多复杂的戏。工作人员和演员都是需要缓冲期的,总要先适应一下。
一直到晚上放饭,文承贤进了监控的帐篷,让众人先出去,和柳临渊说了点他早就想说的话。比如他知道他没有柳临渊有经验,比如他也知道柳临渊应该是有自己的安排的,比如他同时还知道,他们现在没什么问题,但是。。。
“你可以直接说没关系。”柳临渊摘下口罩和帽子,墨镜早就丢在了一边,扒拉着乱乱的头发都抓到脑后,让文承贤别绕圈子了。
文承贤看了她一眼,又移开视线看着监视器“我是觉得,你好像没有认真对待这部作品。”咳嗽一声有些不知道要怎么说“剧本试读会因为要赶拍摄没开我理解,试戏你也不出去看我也能理解,但是一个上午都是我喊行不行,你就一点意见都没有吗?”
剧本试读会是演员在作品开拍前的必备,剧本到底是纸上文章,变成一部电影很多书面语言未必合适,这个需要演员也需要导演根据进程安排。试读会的作用本身就是让演员先进入热身期,也让众人先过一遍台词。语调、声调、顿点等等,这些都是在试读会上要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