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得提一下青龙赏这个韩国国内认为最专业的电影大奖,这个奖项历来喜欢和政府做对,尤其喜欢所谓的‘禁片’。出于政治风向原因,曾经一度差点办不起来,但是圈内力挺硬是撑过去了。
也因此,青龙在韩国的地位是特殊的。着眼点再从人挪开,进入大环境,韩国电影人凭借一场场的游|行,一次次的抗争,在青瓦台的地砖都要被磨平之前,这个国家正式进入‘无禁片’时代。
政府再也不能管辖电影人想要拍什么电影,再也没有法律可以禁止他们要拍什么题材,那些人做到了他们年轻时的梦想改变这个国家。安圣稷这次站在了游|行的最前方,同时拍了一部已经无人可以定性为禁片的‘南部军’,讲的是朝韩战争。
也是这部片子,安圣稷拿到了他最想要的青龙,同时获得第四座大钟最佳男主角。九十年代的韩国电影是国内的一场狂欢,国际市场的无视抵挡不了国内解放区人民的喜悦。
恰好此时是整个国家的经济产值飞跃的时期,娱乐产业的产值一天一个样都不夸张,整个国家有钱了,电影院以每个小时增加一个的速度拔地而起。乘着这股东风,安圣稷成为整个韩国的国民电影人。
那个年代的国民,是真的国民,哪怕有香港电影的冲击,安圣稷也是一方大佬,连续蝉联四届的最佳人气奖就是他的冠冕,王位上只有他一个,忠武三架马车?刚刚有个车轮而已。
再往后名利有了,连大钟五十周年纪念奖都得到,影帝什么的人家的柜子都放不下,就差一个‘终身成就奖’代表了,安圣稷基本用自己的从业生涯,为韩国电影书写一整部历史的过往。
就在大家认为老爷子可能要休息的时候12年,他一个人出了六部作品,拿到了大钟的第八个影帝,众人叫着王者归来,人家又再度潜水不理世事。此后一直到现在,这位就只拍现实题材的作品了。
按照柳千言的说法,柳临渊的本子如果改变核心诉求,不搞什么明夸暗讽的戏码,就老老实实的拍文|鲜明,那他觉得这个本子找上安圣稷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看对方这几年的作品就知道,他很偏好现实题材改编的作品。
这其实不奇怪,年纪大了回顾人生想要留下点东西,名利有了,自然更想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更别说其实安圣稷年轻的时候就有点这个样子,只是那时更功力,这是柳千言的评价,以自身出发的评价。
问题就在柳临渊的本子卡在中间,这样的本子想要打动安圣稷要费点功夫。不过以实际情况来看,这根本不是费点功夫,是很费功夫!文承贤要的诚意,柳临渊全给这位前辈了,别说诸葛亮三顾茅庐,她都快三十顾了!才换得一个见面的机会。
而且不是单独见面,而是绕了无数圈从老爷子家人方面入手,在他侄女的介绍下才见到人的。本来从柳千言那边走也行,就算两人不太熟,好歹也是同一个层次的,柳临渊到底差了那么点意思。
偏偏柳千言莫名其妙的说什么要锻炼她,弄的柳临渊简直想吐槽他一脸,以前搞那么多事,也没说要锻炼她,现在说什么锻炼!邀请演员有什么好锻炼的!
反正,柳千言那边是没指望,柳临渊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安圣稷和柳千言一样,有一个基本不对外,只有认识的人能联系的工作室,柳临渊的电话打过去对方很友好的拒绝了,去到工作室依旧如此。想要他的私人号码很困难,因为能给安圣稷私人号码的人都告诉她,老先生目前修生养性不打算接作品。
这答案跟工作室给的回复是一样的,表面上看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柳临渊一度要放弃的时候,曾经因为梨花事件许久不联系的罗美英告诉她另外一个消息,老先生的侄女是梨花大学的教授,这件事给了柳临渊新的角度。
总而言之,差点弄的比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还困难的邀请演员的道路,总算走到了佛祖。。。不是,是安圣稷的面前。
就在忠武路旁边的小区,和柳临渊同一个小区!就相隔三栋楼,柳临渊见到安圣稷。老爷子一点都不想六十几的人,看面相五十最多了。对柳临渊冒然的上门也没有表现的很排斥,就像对客人一样,
带柳临渊进门的阿姨很给力,先狠夸了柳临渊一波,再以去厨房的理由自动消失,气氛此时特别的棒,柳临渊看到书法挂的‘上善若水’还和安圣稷聊了点老子。虽然没有前辈了解的那么深,但是凭借天然的文化壁垒,还是能扯两句的,韩国本身就是中华文化圈,对会汉字的本国人很看得起,重点在‘本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