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同人)南侠觅颖之寻昭记_作者:繁尘静影(37)

2018-12-20 繁尘静影

  “大人,属下确有失职之处,还请大人责罚。”展昭撩襟跪地,一双朗目望向包拯,无一丝畏惧,却透着几分凛然之气。

  包拯面露难色,侧首望向公孙策,只见公孙策起身来到包拯身旁,翻开手中册薄说道:“大人,展护卫既已承认失职,依律当杖罚四十。”公孙策站立于包拯身侧,将手指向策薄,包拯定睛望去,却见一个“安”字写于掌心,心下了然。

  包拯伸手将令牌丢下,口中喝道:“杖责四十。”

  王朝,马汉领命,持堂杖来到展昭身旁,二人面露愁容,展昭却回以淡然一笑。王朝刚欲施刑,却听赵世全在一旁起身说道:“慢着,开封府素有廉明之称,故未免外人道,包大人偏私,不如用本相随从如何?”

  包拯与公孙策皆是一怔,然展昭却不为所动,唯是一笑对之。包拯无奈只得赞同,这二随从取过堂杖猛然挥下,开封众人皆不忍视之。

  杖责中,展昭只觉一阵幽香飘过,这味道似曾相识,往日之事依稀在目,恰如昨日。清水腾雾,伊人持伞立于身侧,眼光如水,漫动柔波。轻声慢语,妙语鸾音。

  “大哥,此一去,何时归来。”伊人问道。

  展昭取衣披在伊人肩上,轻抚其丝发,回道:“炘儿,母亲身故,为兄甚感伤怀。如今百日之期已过,为兄唯想暂离数日,待一切释然自会回来。”

  “在外一日难,凡事多加小心,家中有炘儿在,诸事勿挂。”

  伊人将伞交给展昭,迎雨离去,转身回眸,一笑生百媚。

  幽香散去,水雾拨开,幻梦消逝。展昭听得耳畔有人报数“四十”,心知刑罚已过,然除身体乏力之外,却无任何伤痛之处,令其甚为不解。张龙,赵虎将展昭扶起,包拯拍案说道:“此案本府定会查明,先将展昭,白玉堂与苏虹押入大牢,听后审判,退堂。”

  衙役押展昭等人离去,白玉堂望着展昭,眼神中有一丝挂记,而更多的还是埋怨。赵清雪站立于门外,关切的看着展昭离去,展昭回首,唇角微微翘起,那似云淡清风的笑颜着实令人痴醉。赵清雪知其当无大碍,回以嫣然一笑,亦是如风轻抚,面容宛若夏日初桃。

  其实赵清雪其人乃是南清宫八贤王家的爱女,其自幼山上学艺,此番若无苏虹之事本该于次年艺成下山,不想受苏虹所累,不得已提前返京。京城门外一切,赵清雪看得真切,深知展昭有险,随入城时悄然离去。她本欲搬得救兵出手,然刚来到南清宫方知八贤王与爱妻结伴游历四方,至今未归,无奈只得返回,不想正遇展昭被押解离开,心中不免挂怀于心。

  众人分散,包拯令众校尉请展昭等人后堂相见,见得展昭,公孙策忙到其面前询问道:“展护卫,身体为何?”

  “令先生挂念了,展某无碍。”展昭回道。

  “展大人,他们下手这么狠,会没事吗?”张龙一脸怒气说道。

  “展护卫自有天助。”包拯望着展昭一双同样充满疑虑的星眸,捋髯微笑道。

  “我只当这开封府的包大人,清正廉明,今日看来,也无非是趋炎附势之徒罢了。”白玉堂嗔道。

  “白兄切勿出言无状!”展昭听得白玉堂言语间,对包拯不敬,自是不悦。

  “白少侠,说的可是那位计相。”公孙策望了一眼身旁不以为然的包拯,和颜悦色道:“他既有意滋事,我们何不从了他的愿,如此倒也便于我们将案情查个水落石出。”

  “这位便是开封府的主簿,公孙策,公孙先生。”展昭收回方才的怒气,一如往昔般温润的介绍着公孙策。

  “失敬了。”白玉堂抬头抱拳,应承道。

  包拯与公孙策对视一笑,身旁的柴辛农却揣摩着方才公孙策的话,上前说道:“莫非,大人怀疑当今计相与此案有关。”

  “恩!”公孙策捻须,点头回道。

  “至于苏虹姑娘之事,展护卫回京城前,曾传书提到些许,想必姑娘与那盐帮亦有外人不知之事吧。”包拯问道。

  苏虹看向白玉堂,见他点头,便跪倒在地说道:“苏氏一门血案,还请大人为我一家申冤。”苏虹将当年之事一一道出。

  苏虹说罢,展昭则对柴辛农点头一笑,暗示其可将常平县之事与包拯言明。柴辛农从衣袖中取出书信一封,交给公孙策。公孙策打开信函,里面为平师爷所诉案情与银针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