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包拯升堂审案,依律法照例让襄阳王坐于一旁。涂善等人跪于堂下,只是涂善那脸却早已没了模样,衙役们看着新鲜却无一人敢笑出声来。包拯询问道:“王爷,这印信与盟书您可认得。”
襄阳王瞥了一眼涂善,暗道:“本王就是养条狗也不似你这般没用,竟让个丫头给骗了。”
涂善见其怒颜低头不语。襄阳王回头看向包拯道:“这不过是那些蓄意陷害本王的人所用的雕虫小技,包拯你也会信服?”
“王爷言外之意是这些均是涂将军所为了?数月前李府血案中,涂将军所寻的便是这封盟书吧。”包拯说话间猛然拍了一下惊堂木,那涂善昨夜本就吃尽苦头,如今一听如此动静便已是心惊胆颤了。襄阳王见一旁颤抖的涂善心中更是气他无用,于是说道:“涂善乃骠骑大将军,他的所作所为又岂会受本王指使。怕是有人想借其手来诬蔑本王,想来本王身为皇叔又怎会有此逆反之心。”
涂善闻言正欲反驳,怎料此时襄阳王向其身后两名金甲武士递了一个眼色,重重的四拳打在涂善身后,涂善血喷数尺之外,身体倒下,双目瞪向襄阳王。那两名金甲武士向舌下一咬,也双双歪倒在地。
襄阳王甚为得意的说道:“包拯,他们几人均以畏罪自尽,本王是否可以离开。”
展昭手下湛卢一紧,身形已转向起身欲离的襄阳王。此时府衙外有人喝道:“王爷且慢。包大人,本郡主亲自从王府密室中搜取的证物可能作证?”说着,将一只包裹扔到堂内,展昭上前打开包裹正是那日他们取到的皇冠、龙袍及玉玺,襄阳王顿感脚下一软瘫坐回原位。
赵清雪手持圣旨走进大堂说道:“此事我已明禀皇兄,吾皇对皇叔之事深感痛心,然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故命本郡主前来传旨。包拯接旨。”
包拯携开封众人跪拜于赵清雪面前,赵清雪口传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已查明襄阳王赵珏意图谋反,且罪证确凿,今将赵珏及其家眷贬为庶民,削其皇籍,交由开封府包拯全权处置。襄阳王府近日抄封,其后三代不得再入朝为官。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包拯起身领旨,转身走回堂案前。赵清雪说道:“皇叔,还不谢过皇上。当今圣上仁德,否则你虽为皇叔,不可罪诛九族,但此谋反之罪也该是满门抄斩的。”说完双手一背,立于堂侧。
包拯惊堂一拍说道:“王爷此番可还有话说。”
襄阳王见大势已去,非但不再惊恐反倒狂笑起来:“本王处事向来机警,不想竟会毁在你们这些开封府的晚辈手中。本王当真是精明一世,糊涂一时,重用了这么几个没用的东西。”
包拯说道:“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原襄阳王赵珏罪犯谋反,当判铡刀之刑。来人啊,狗头铡伺候。”
襄阳王诧异道:“什么,狗头铡,本王可是皇亲国戚,当用龙头铡。”
公孙策一旁说道:“王爷可是忘记刚刚圣旨上所说的,您已被削去皇籍,既是庶民当用狗头铡的。”(这段取材与《包青天》和庞太师有关的一段,名字忘记了,不过情节超级喜欢)
王朝,马汉已将铡刀搬至,王朝起铡,马汉双手按下襄阳王。铡刀之下,襄阳王仍不忘,最后为自己争取那份所谓的地位之分,喊着:“我只差一步就可当皇帝,我该用龙头铡,我该用……”血光四溅,赵清雪站在一旁闭上了眼睛不忍再看。
衙役们抬走襄阳王的尸首,收起铡刀。展昭忙走到赵清雪身边问道:“郡主可是见过炘儿。”
赵清雪回道:“不曾,这包裹是沐秋雨交给我的,她说任姐姐曾交代过此物必经由我手交与皇兄,才能让皇兄信服,让皇叔无话可说。”
展昭又问:“那她人呢?”
赵清雪道:“她交给我这包裹就走了,我还当她已回府了。对了,展大哥,包大人,我皇兄还让我代传口谕说:‘此案审毕,令包拯,展昭及家眷与陷空岛义士入宫见驾。’”
展昭看向包拯,包拯说道:“此乃圣谕,我们先入宫再做打算。”
皇宫之内,仁宗召见开封府众人。仁宗看着下面跪叩的几人笑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爱卿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