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妈收到蒙爸的眼神,心里转了转才开了口:“二弟妹你这话说的,真是好说不好听啊,哪里有做叔叔婶婶的管到袭爵的侄子房里的?要是这样,老太爷还有几个庶弟堂弟没死,你是不是还要去求求他们,请婶子们过来管管你房里的事?听听看你和二弟在帐子里有没有在生儿子?”
蒙妈说的话特别符合邢夫人粗俗的市井打滚的身份,什么房里、帐子里的,把王夫人和贾政燥的面红耳赤,贾政更是直接开口训斥:“非礼勿言,大嫂注意自己的言行。”
“我这不是跟着二弟妹说的吗。”蒙妈很是淡定,只是说了句二房夫妻生孩子而已,现代社会还有人在公众讨论夫妻生活呢,自己可是一句话都没乱说,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我什么时候和大嫂这样口不择言了?”王夫人涨红着脸争论道。
“不是二弟妹先说的生儿子吗?”蒙妈表示王夫人的战斗力实在太差,居然只想出这一句质问。
“够了都给我闭嘴!”贾母看越说越不像话,不由打断蒙妈道:“我说了,这个家不分!老二家继续住荣禧堂,这事就这么定了!”
“老太太,这您说定了可不算定了?您和二叔要是实在不同意,不如孙儿把隔壁珍大哥这个族长和族老们请过来开宗祠,听听他们怎么说?”蒙爸蒙妈没想到利用古代宗族的力量,实在是因为现代人并不理会家里亲戚的指手画脚,但是贾琏作为古代人,一听蒙妈提到老太爷辈的几个兄弟,立马想到了利用宗族压力摆平贾母的以孝压人。
“混账!你居然要和自己叔叔分家开宗祠?!”贾母气的站立而起。
第11章 红楼
“老太太这话说的?本来分家就是要开宗祠记到族谱里去的啊?哪里混账了?孙儿怎么不明白呢?”话说到这个地步,贾琏也直接撕破脸了。
开宗祠的话既然说出口,也代表着贾琏并不想要回头,也没办法回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今天不把分家的事情撕撸清楚,未来必然是后患无穷的。这个道理,贾琏懂,王熙凤懂,蒙爸蒙妈也懂。
要说蒙爸蒙妈一开始的想法是自己两人去到江南,让贾琏王熙凤和贾母贾政一家斗,后来发现自己要是不下场,贾琏和王熙凤几乎是一面倒的弱势,两人在关键事情的处理上有时清楚得很,有时又糊涂的很,不把隐患拔除了,到时候自己一家去到江南也没办法过上好日子。
真的啥都不管一团乱扔下,万一捅出大篓子惹恼了圣上,管你是在江南还是塞北,一个户口本上的亲爹继母和庶妹,该株连的一个都逃不了。知道如此,蒙爸蒙妈更是想一次性将贾府的事情安排个八九不离十,免得日后去往外地还要操心。
此时,大房一家十分一致的要将分家之事落定,二房一家除了王夫人之外,贾政、贾珠和李纨反而态度不明。
贾政是因为爱面子,有好处他上,坏名声不背的典型,因此他不表态,家里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不愿意分家的,毕竟不分家他还是荣国府住正房的二老爷,一分家就是荣国府旁支的五品小官,这落差贾政是受不了的。
贾珠和李纨夫妻反而内心很矛盾。
贾琏袭爵一事木已成舟是无法更改的,但是不同意贾政心里已经清楚自己这辈子除了工部员外郎也升不了什么官,贾珠夫妻倒是对贾珠的前途还有期望,不希望因为贾政王夫人两人硬赖在侄子家坏了自己的名声。
但同时两人也知道,离开荣国府不管是平常的吃穿用度还是出外交友的等级都会呈现一个断崖式下降,两人也舍不得留在荣国府的好处,一时不由矛盾之极。
贾母人老成精,从各个人面上扫过去大致就知道了每个人的想法。因为贾琏连分家肯定要开宗祠之话都能厚着脸皮说出口,贾母知道大房分家之心是怎么也不能打消了,不由内心颓然:“罢了!儿大不由娘,你们要分家可以,但是怎么分要好好说道说道。”
“这是自然。”怎么分这个话题,贾琏作为晚辈置喙的余地不大,蒙爸知道现在公账上的银子财产都不多,何况被王夫人经营几年,是盈是亏都说不清,不同于土生土长的土著们,知道自己是外来迟早要走的蒙爸并不在意,只希望赶紧把家分完。
“二弟是我嫡亲的弟弟,自然不能亏待他,除了祖产祭田荣国公宅这些直接由嫡长子继承不能分割的东西外,其他的由大房二房对半分。”蒙爸说的极是慷慨,毕竟时下嫡长子分产占七成,蒙爸已经让出两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