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我的外挂是爸妈_作者:赵唐王朝(31)

  有女孩跃跃欲试,自然有女孩犹豫:“我们作为女儿家,笔墨流露出去闺中的清名便毁于一旦,这不太合适吧。”

  “到时候我们署名都说佚名,或者匿名作文。”这一点蒙萌早有考虑,对此便道:“反正大家做此事是为了那些可能受苦的女孩子,不是为了出名,只要不说是我们做的,自然没有风险。”

  蒙萌这话一出,原本有点犹豫的女孩子们都动心了,纷纷开始出谋划策:“其实话本可以写一下一个花样女孩被父母送进千户家里,没几个月裹着席子抬出来,大家肯定同情!”

  “也可以写那千户横行霸道欺男霸女,讨厌那千户的人肯定多!到时候写那千户最后下了地狱炸油锅!”这个女孩一听就是睚眦必报的性格。

  “也可以写有家人家卖了女儿,没多久女儿死了来索命!”有人闻言兴致勃勃。

  “还有就是写卖了女儿升官,倒是遇见一个青天大老爷,被查出花钱贿赂的事情,然后全家发配边疆!受罪!”这是喜欢包拯的女孩。

  “那毕竟是我的家人,这么写不太好吧。”众人兴致高起,反而是当事人韵倩有点犹豫。

  “大家只是虚构,不是说你家人真的会和故事里一样。”宝钗安慰道:“时文的话我觉得可以

  说明一下目前官员晋升的不合理。”

  “也可以抨击下现在做官一定要银子开道的作风!”有女孩天不怕地不怕道:“到时候我用左手写!”

  众女讨论的热烈,完全没有预想到未来自己会掀起多大的波涛。

  第15章 红楼(捉虫)

  最近金陵的街头巷尾都流传着一些为了升官发财卖女儿而受到报应的故事。

  老百姓们一是觉得当官的卖官鬻爵应当受到唾弃,二是喜欢看天理昭彰报应不爽的故事,加之最近的故事有灵异的报应,有轮回的报应,也有现实的报应,一时间由蒙萌操刀营销,女学众女学生主笔的话本在金陵流传甚广。

  这一天薛宝钗、林黛玉和蒙萌不约而同的和家里兄弟一起去到茶楼听评书,三兄妹、姐弟相遇,除了薛蟠之外都不到需要避讳的年纪,薛蟠作为最大的哥哥,只能为妹妹和贾家、林家姐弟五人腾出一间包厢,自己反而是坐到了观众席。

  “却说那朱家卖了女儿,收获了好大一笔银子,不仅给儿子捐了官,还用那用剩的部分给老子儿子都买了房十五六岁的年轻丫鬟贴身伺候,一时间朱家镇的人都流传着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歌谣,人们一时之间攀比起了谁家女儿卖出去的价格更高。”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

  原本茶楼里的议论声顿时静了下来,等着说书人说接下来的片段:“这朱家老少爷们是快活了一辈子,提前给自己捐了无数功德,就等着下辈子也投胎做个好命人,结果黑白无常一来拘人,便把人扣上锁链带到了判官那里。”

  “可怜这朱家老少爷都提前准备了冥钞,就等着贿赂黑白无常和判官,谁知这地府和人间不同,人家是铁面无私该怎么判怎么判,判官一看朱家父子的履历和对朱家镇造成的不良影响,导致朱家镇的女孩死于非命的数字显著提升。得了,您两位不用想投胎的事情了,先去油锅里过上三十年,再去干个几百年苦力,等啥时候身上的作的孽被赎干净了,再去投身畜生道,下辈子做一头真猪吧!”

  说书人语调诙谐,说的引人入胜,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茶楼里想起了阵阵笑声。

  蒙萌和林黛玉、薛宝钗相视一笑,想起了那些想出了无数个报应脑洞的女同学们。

  看到计划开展顺利,蒙萌一行人也没有多留,趁着几人穿的都是男装,又是六七岁到十一二岁不等的小孩子,看不出性别之分来,于是从路上边走边逛打算一路逛回家。

  几人带着才四岁的林弟弟也敢一路逛回家,一路上操心的便成了薛蟠,不仅要看着林弟弟不要丢了,注意着几个妹妹不要被磕碰到了,还要给弟弟妹妹们看重的东西付账。

  薛蟠感觉自己的荷包在暴风哭泣,攒了一个月的零花钱也许撑不过今天。

  几人走着逛着,突然发现前方里里外外围了三圈人,秉持着有热闹不凑白不凑的原则,几个小孩试图凭借身高优势去往内圈看热闹。

  几个小孩子挤的开心,确急坏了薛蟠、宝钗和蒙萌三人,都是半大的孩子,让人拐走了怎么办?连忙让小厮丫鬟跟上去护着,三人也在下人们的协助下往里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