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吧。”
回到马车上, 黛玉望着已进门的慕容丞,对周季川遥遥头,“他脸上的伤疤,我没有把握能给他治好, 伤口太深,实际他当初发生意外,能那样活下来,已然属于奇迹了。”
“我们尽力便好,朝中的人,未必就希望他回去。”
这算是对慕容丞简单的安排,和往日那样过下去便好。
周季川想到之前自己的打算,便对黛玉坦言,“我听闻,女子二十生子是最佳年纪。”
黛玉想到之前她从四哥书房得的医书,就连师父也称很多理论让人都豁然开朗的感觉。“也不知道你一天天那些奇怪的理论是哪里来的?”
“看的书、走过的路多了吧。我认为既然这对女子身体好,我们便晚要一点孩子吧。”
“你竟不想要孩子?”黛玉心里有些不高兴,她可记得她自己的母亲当初因为无子,便被别人编排了许多。“不想要便不要吧。”
周季川诧异黛玉竟然生气了,小心的看了对方的脸色,这才解释道,“你看我家向来子嗣便来的晚,大哥和大嫂也是几年后才有了孩子,中间可没有人为此为难过他们。”
“嗯。”
“不是我不想要孩子。”
“嗯。”
看来真是生气了,回答话也是单音节了。
本来是想问黛玉要点药吃吃,预防万一的,这下倒把人惹毛了。本来最近就没有怎么陪黛玉,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却还将人惹的不高兴。周四郎,你咋那么蠢呢?
黛玉心里明白周四郎的意思,只是还是有些别扭罢了。
周四郎不顾人的反对,将人抱进怀里,好在因为周四郎在,丫鬟们也不在这马车上。
“玉儿,只要你能好好的,其他我都不看重。”
之后,周四郎便陷入沉默。黛玉此刻被抱着,心里的繁复倒是一点点的被抹平。
回到家,却听到门房说,长公主府递了帖子过来邀请黛玉过去。
长公主如今早已减少对外的交际,周季川也想不通这是要做什么。如今黛玉身边除了小七,还另外安排了会武的丫鬟。实际如今黛玉身为摄政王妃,收到的各色帖子都是不少的。
贾府那边,贾政自从元春定了亲事后,也有心情看看书了。看着已经一门心思在他书房看书的贾宝玉,心里更是满意了。也不知道这宝玉怎么就改了性子,不再闹着出去玩,这让贾政很是欣慰。
“太太,以后我住的也不远,不用总是担心。”元春见王氏又在拜佛求保佑她婚事顺利,知道王氏对这婚事是不赞成的。
“我怎么可能不为你担心,要是周家大房回钰郡了,你且不是也要跟着去?那真真是难以见面了。我就说哪怕嫁给京城中等人家,也好过找这么一个白身啊。”
“太太,如今周家老爷子老太太都在摄政王府,一大家子都在,怎么可能说回老家去就回老家去,见过了京城的繁华,谁还愿意回去啊。”
王氏知道如今婚事也定下了,她也不好总对元春说丧气话,只希望但愿和元春说的一样吧。小姑子的女儿如今嫁给摄政王,做着王妃,自己的女儿也嫁到同一家,却是个白身,真真是让她心里不乐意极了。怎奈这件事情,贾政和老太太都愿意,她一个人反对也没用。
“姑娘,周三爷打发人送了东西过来。”
抱琴从外面拿了一个盒子过来,是一个雕工很不错的小匣子。元春接过来看了看,这在京城也不算多出色,只是这木料倒是不错。
“姑娘,送来的人说,这是三爷亲自做的。”
“哦?”元春想着这人想不到还会做木工活,唉,想来农家人便都会一些。她打开盒子,一阵悠扬的声音却传了出来。竟是八音盒!
连王氏都忍不住过来看,想不到这泥腿子出身的人,还有这手艺。
打开看了,才发现里面雕工了得,一个小小的庭院楼阁就那么静静呈现在那里。
“也算他有心了。”元春当初算计的,即使错了,却也只能让自己尽量好过。实际她是很看不上这些,认为做这些的都是一些木艺人便做的了,还用他去做。
贾母听说了,打发人让元春带过去她也瞧瞧。然后让元春要用心绣嫁妆外,也给周三郎做点荷包相赠。
这边,黛玉和周季川都盛装打扮,穿上了属于他们阶品的朝服。这一对出来,让人都忍不住看了又看,郎才女貌,看的让人移不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