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佐为是在虎次郞跟随葆真大师学习之后才和他相遇的,那么,之前的对局想必应该都是虎次郞自己下的了。
六岁的时候整个村落就没有人可以成为虎次郞的对手了啊……这么看来,虎次郞可能真的如佐为说的,棋艺很是精湛呢。
这样一想,自己和虎次郞真是天差地别啊……
思及此,阿光不由得撇撇嘴。(︶︿︶)
“旁边那幅字是他16岁的时候写的。”工作人员见阿光很感兴趣的样子,于是指着棋盘旁边的那幅字解说道。
阿光看着那清新而又洒脱的字迹,不由得赞叹着:“这是他16岁的时候写的?真是了不起!”
啊,这幅字我有印象呢!佐为盯着那幅字看了半天,恍然大悟般地说道。
真的吗?阿光明显的不相信。←_←
是真的!那一年我才开始正式在对弈中以秀策流开局,所以我记得很清楚的!佐为不满地强调着。(>д<)
那一年是天保十五年(1844年),由于十二月二日国号改为弘化,所以又称为弘化元年。
二月十五日这天,虎次郞的导师秀和前来对虎次郞进行围棋指导,他以让先的形式和虎次郞进行对弈。
也正是从这一局开始,佐为正式以黑1、3、5、7开局,而这就是后世人们所熟知的真正的秀策流。
然而,此时的虎次郞已经有四年没有回到家乡了。
饱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挥毫写下了这幅字。而后,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他回到了家乡。这一次也是他第二次归乡。
回到故乡的第二年的五月,虎次郞的前任导师——宝泉寺葆真大师为了试探虎次郞到江户之后,棋力有没有进步,于是要求与虎次郞对局。
毕竟,他们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对弈过了。
只不过,这一次与他对弈的不再是虎次郞本人,而是寄宿在虎次郞心里的平安时代的棋士——藤原佐为。
这次对弈之后,后来虎次郞每一次回乡时,葆真大师都会要求与虎次郞对局。
虎次郞在第三年,也就是弘化三年(1846年)从故乡出发,打算返回江户。四月途径艺州的时候,虎次郞在大阪停留很多日子。
五月的时候,佐为与中川顺节对弈了四局。七月,虎次郞又特意安排佐为与幻庵因硕对局。
他们一共对弈了三局,“耳赤之局”正是这次对弈的第二局。
这一年的十月初虎次郞才回到江户,结束了第二次归乡之旅。
“秀策老师曾经拜书道家竹雪道人为师,而且他一有时间就认真练习着书法,以至于人们很难分辨出到底哪副作品是他老师的呢~”听到阿光的赞叹,那位温和的工作人员笑着说道。
“只可惜,秀策老师流传下来的书法真迹并不多。除了《围棋十诀》,以及棋盘上所写的这几个字之外,就只剩下他写给双亲的信件了。”
在她打算为阿光他们介绍秀策写过的信函时,阿光听到了佐为感叹声:啊~没想到这些竟然还在啊!
阿光转过头来,只见佐为正稍显兴奋地看着玻璃橱窗内一排证书似的纸张。
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让佐为这么开心?阿光好奇地走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应该就会结束这次旅行了。
各位看文愉快吗?(*^_^*)
有什么建议请不要吝惜地提出哦!
第45章 免状的背后
那是几张很普通的纸张。
或许是年代久远的缘故,看起来微微有些泛黄。上面的字是用毛笔书写的,而且全是汉文。
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字写得的确很是优美。
可是,一点都不好认啊有没有!〒_〒
阿光费了老大的劲儿才磕磕绊绊地勉强认出第一张末尾处的“天保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本因坊丈和”这些字。
至于上面究竟写了什么?不好意思,以他自己目前的水平,是完全没有没办法领会的啦。(;一_一)
于是,阿光秉持着虚心求教的良好学习态度,向一旁的工作人员求助了:“请问,这些是什么呢?”
工作人员看了一下橱柜内陈列的物品后,面带微笑地说:“这些是秀策老师从初段到四段的证书。”
“证书?那是用来做什么的?”阿光有些困惑。
“当一个棋士的棋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有资质的部门会为其颁发一个等级证书,以证明他的棋力。”工作人员简单地讲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