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唔……逻辑应该还算清晰吧……(ー_ー)!!
第46章 寻觅的答案
“这些就是秀策老师留下的信函了,一共有三十一封。这些信大都是写给双亲的,其中最旧的是这封从尾道寄给广岛因之岛的父亲的信。”
工作人员指着那一排密密麻麻的用毛笔写满的纸张介绍道。
听到工作人员的话语,阿光有些疑惑不解:“尾道离因之岛不是很近吗?为什么还要特意给父亲写信?”
“这封信写于嘉永三年(1850年)秀策三度归乡之时……”
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述,阿光知道了虎次郎特意给父亲写信的缘由。
嘉永三年,虎次郎第三次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一次回乡,虎次郎和岸本左一郎约定好了在尾道举行纪念对局。
岸本左一郎,文政五年(1822年)生,与虎次郎同为本因坊丈和的徒弟,并在十七岁晋段。
天保十四年(1843年),左一郎段位升至四段之后,就不怎么对局了。他时常到广岛方面去弈指导棋,后来又开始担任本因坊道场的场长。
虎次郎与左一郎不仅是同门,而且两人的出身地离得很近,所以这二位师兄弟的友情甚笃。
只不过,在尾道举行纪念对局的两天前,左一郎突然身体不适,所以对局要延期。
而虎次郎原本说好要与父亲在尾道见面。但左一郎生病延期对局,于是虎次郎就写了这封信给父亲,通知对局延期一事。
“无论是对局结果,还是生活情况,秀策老师都会一一向家人汇报。而且每次从故乡回到江户之后,他也会马上写一封信给父亲,以报平安。”工作人员说着,走到其中一张信函的前面,“这一封就是他这一年十月在结束第三次归乡之旅到达江户后寄出的信。”
那是一封极其简短的信。只见上面写着:
「一路平安,十三日到达江户。」
当然,也有比较长的信。
「五月二十三日与金太郎、安太郎等前往信州。这里民风朴实,玩得非常愉快。这一次旅行是应关山仙太夫邀请,受到盛大的欢迎。信州鱼类味好,风景自然,与江户的生活大不相同。这一次不到名古屋,直接回到江户。」
啊~我还记得他。那是一位相当有意思的老先生呢~佐为在为阿光翻译完之后不禁感叹着。(*^﹏^*)
关山仙太夫,出生在信州松代一个世袭武士家庭。他从小好弈,后来到江户当烈元(第十世本因坊)的徒弟,并在十六岁晋段。
只不过,由于他全力学弈,所以武士之道自然不如别人。
在他晋段之后的一次武士聚会上,有人冷嘲热讽道:“他生在武士家庭,却一天到晚的弈棋,哪里还有武士的味道?”
仙太夫听了之后很不舒服,于是他弃弈学武。
不分严寒酷暑,他每天都坚持练武。经过努力,几年后他就已经精通弓马枪剑,足可列入第一流武士而无愧。
关山仙太夫于文政七年(1826年)再度来到江户。
他自问已有高段力量,于是托人向丈和名人要求升为五段。
事实上,他的确有五段实力。
只是从初段一跃至五段,此事从无先例。丈和恐众人不服,故只答应给他三段免状。
但仙太夫不愿接受。他说:我终生初段没有关系,我实际上有七段之棋力,怕什么。
于是,仙太夫决心当个终生初段,未曾升至二段。
虎次郎自嘉永二年(1849年)十一月十七日第一次参加御城棋之后,到永嘉四年,已取得四战四胜的好成绩。仙太夫听说虎次郎的战绩后,便写信请虎次郎来弈棋。
此时的仙太夫已经六十八岁了。
尽管只有初段免状,但他的实际棋力已经超过五段了。毕竟,他当年曾让二子赢了本因坊丈和。
虎次郎收到来信后,欣然前往。
两人从六月三日开始,一天弈一局,连续下了二十天。
虎次郎回到江户的那一天,仙太夫给他二十两银子。一般是十两银子,仙太夫却给了二倍的金额。
虎次郎认为这礼太贵重了,不肯接受。仙太夫却说:“这一笔钱是多年以前节省生活费一点一点积存下来的,所以绝不会影响到生计。我想招待你,请你千万不要推辞。”
虎次郎最后只好收下了。
这位老人在安政三年(1856年)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