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在上(重生)_作者:雨润烟/前山言(17)

  老夫妻开开心心地看他去看了东院,这里说是一个院子,实际已经占据了半个宅子,而且东西院之间有墙壁隔开,住在两边的人互不干扰,与一栋独立的宅子没什么区别。

  纪别自然是满意的,只是这时,老爷子的眼中露出了一丝担忧,他跟纪别说:“小后生,你别看这宅子还不错,但我们在牙行挂了许久也没人来赁,皆是因为我那苦命的儿子死在这里,大家对此诸多忌讳,便没人愿意住进来,你可也要想好。”

  纪别在心里想道,要不是这样,这个宅子怕是也轮不上自己住,他面上却丝毫没有犹豫,说道:“小生也不过是初入朝堂的小官员,能有一处容身之所已经是万幸,如何敢挑挑拣拣。”

  见他这样说,老爷子也松了一口气:“既然你不嫌,刚入朝廷月俸也少,老头子也不多要你银子,一个季度收你一两银子,你觉得可否?”

  纪别当然觉得可以,不仅可以,还可以的不得了,要知道在京城租一间整宅要每年几十两银子,现在虽说只是一个院子,但与一间宅子没什么区别,却只要一年四两银子,可以说是与白住没什么区别了。

  纪别说道:“老人家,小生再加上一两,一年五两银子,只是想将家乡的老父母接过来住,想请问您可否?”

  老夫妻也是实诚人,连连摆手:“这万万不能多收你的银子,我们赁的是一间院子,却不是按照人头数赁的,说是一季一两便是这个价钱。”

  纪别没多说,而且直接从钱袋中掏出了五两银子,不由分说地塞给了老爷子,随后他拿着签好的契书走进了东院。

  当今科考内容均是儒家经典,《大学》中便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而成家立业,更是成家在前。

  原本纪别对于成家并没有多少执念,但是有了心上人后,心境确实完全不同了。

  纪别看着不大的东院,想着自己也算是在京城立足了,现在家中已是万事俱备,只差一个程殊了。

  因为没有下人服侍,所以纪别只能自己动手收拾,好在老夫妻,纪别称呼他们为马大伯和马大娘,已经为他备好了基本的用具,院内勉强可以住人。

  纪别自己住在了东厢房中,准备将正房留给父母,他先将自己要住的房间收拾出来,本想将东院的厨房也收拾出来,准备自己做饭,但收拾完屋子他就已经筋疲力尽,两条胳膊酸痛不堪。

  纪别无奈地坐了下来,想着自己曾经彻夜抄书,本以为也算锻炼出来了,却没想到还是手无缚鸡之力。

  歇了会儿,纪别就又站了起来,实在是等待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两月后的今日,他便要去翰林院报道,这两个月他虽然不用回家,但是他有许多人要去拜访,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提前布置,因此一刻也不能松懈。

  纪别本想着去雇一个佣人,但现在他高中状元,处在风口浪尖上,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他,因此程殊给他的银票他完全不敢动,租下来这间所谓的“凶宅”也是为了适当地掩人耳目。

  他强撑着疲惫的身体将院子简单收拾出来,却也实在没力气做饭,只得出去买点吃食。

  纪别租下的宅子处在一条胡同中,从胡同的南边出去,连着一条街,街上便有许多的店铺,自然也有许多卖吃食的地方。

  没走多远,纪别先是见到了一个馄饨铺子,闻到汤底散发出的香味,他顿觉饥肠辘辘,点了一碗馄饨几口就吃完了。

  但今日干了太多活,吃了一碗馄饨的纪别竟然没饱,他便顺着这条街继续往前走,然后见到了一家卖牛乳糕的铺子,纪别自己不爱吃这些甜腻腻的东西,但程殊却偏偏爱吃这一口,长春宫小厨房中的厨娘更是擅长做这些糕点。

  纪别回忆着长春宫中糕点的味道,等他反应过来时,手里已经拎了两块刚出炉的牛乳糕,他慢吞吞地走着,边走便将两块糕点吞了下去。

  许是因为街边的小铺子舍不得放糖,因此牛乳糕反而没有纪别想象中的腻,他吃完之后只觉得口有余香,有些意犹未尽。

  又往前走了将近一里,便到了这条街的尽头,街道的尽头赫然是一家武馆,外面贴着许许多多的告示。

  纪别看了一眼,便觉得自从重生以来,他实在是顺利地不得了,似乎想要什么便有人递到手边。

  纪别走进了武馆,毫不犹豫地交了钱,报了一个强身健体的甲等班,下定决心要好好锻炼一下,毕竟死过一次的人才知道,没什么比健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