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们答应前来的不多,毕竟说白了大家只不过是高贵一点的寡妇,若说程殊还算个正经主子,她们的身份就有些尴尬了。一个好好的宴会,谁愿意看见成群的寡妇呢?
所以最终要出席的竟然只有萧太妃、程太嫔,以及一个性子外向的顺太嫔。
***
贺寿诗会那人天气正好,只是京中已经冷了起来,程殊早早就穿上了棉衣或狐裘大衣。因此见到各个进宫的小姑娘们都身着轻薄,鼻涕泡都要冻出来时,程殊也跟着打了个哆嗦。
知夏以为程殊是被风一吹冷到了,连忙将小太监提着的正烧着的手炉递给程殊,将她手中那只已经微凉的替换下来。
程殊裹紧了狐裘披风,才敢传召让诸位贵女们进内宫。
四十几位京中大家闺秀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等有宦官们来领路时,一个个都涕泗横流,当然不是因为感激,而是已经冻僵了。
等看到程殊和她身后的宫人们一袭棉衣的打扮,她们顿时觉得身上仅剩的布料也像没有似的。
萧太妃在程殊身后嗤笑了一声:“诸位大小姐们,可千万别因为漂亮而冻坏了身子,等你们大上了十几岁,就知道身子骨硬朗多重要了。”
这话说得所有世家小姐的脸上都一阵红一阵白,为了争奇斗艳,谁不都是打扮得美美的,穿得多了还怎么仙的起来,因此大家互相见到时,也都是看破不说破。而萧太妃这么直白地讽刺她们,谁的脸上都有些挂不住。
程殊回头看了一眼萧太妃,萧太妃先是对上程殊的眼神,然后大大地翻了个白眼,将视线转到了一边,倒是萧太妃身后的程太嫔,眼神有些躲闪。
程殊朗朗一笑,对着阶下的两列贵女说道:“各位姑娘们都请入座。”她又看向身后:“萧太妃,两位太嫔也请入座。”
等一阵落座的窸窸窣窣过后,程殊说道:“后日就是皇帝陛下的生辰,朝臣们能在政务上为陛下分忧,我们女子也定不能落后。要哀家说,那些唱唱跳跳的靡靡之音陛下看得多了,也就腻了,反倒不如学学男儿们舞文弄墨一把。因此今日我们就比拼比拼给陛下写贺寿词、表。”
说完程殊一指席外:“哀家自知在诗文上无甚造诣,因此请到了三位负责评判的才子。
作者有话要说:
求求看文的小可爱们留下宝贵的评论吧,让本渣渣知道自己不是在单机,爱你们,有红包掉落!
第25章 贺寿诗会(二)
程殊话音刚落,赵王、陈王和齐王就从花厅外缓缓走进来。三人次第走过两列贵女面前的场景让程殊有些没眼看。
礼部的官员坚持认为藩王们的身份是高高在上的,必定要体现出不同来,比如后入席就算一个区分。
而三位藩王年纪又都不大,长得也还算过得去,加上身份自带的加持,看得一众十四五岁的女孩子眼神都呆住了。
因为先帝在位时间不长,所以几位王爷接连服了两个大孝,也始终没能成婚。除了年纪最大的齐王府上有一名侧妃,其余两位王爷的正妃与侧妃之位尽皆空悬。也就是说,这次席面上,最后有八位女子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一跃成为王妃。
程殊又说了一番场面话后,诗会正式开始。
从这一刻开始,程殊是真正地放空了自己,因为她什么都听不懂。
程殊自然是认字的,只是这认字能看书和会作诗词之间可隔着十万八千里。程殊在闺中所得的才女之名还是靠着会几笔画来的,逢上这种诗会的场合,则要请人先将诗词做好,她背下来再当众展示。
可想而知,这些贵女念出来的诗中,有多少是他们家中父兄做的。程殊也无意刁难她们,没有搞那些限字,限题的幺蛾子,否则一大半人都要将脸皮丢尽。
一群女子轮着朗朗念诗,几位藩王端坐着心不在焉地听,偶尔听到几句让人眼前一亮的,视线便会在那名女子身上多停留几秒,那名被关注的女子往往羞涩地轻撩鬓边的发丝,然后侧过脸坐下。
齐王脸上露出一丝会意的笑容,赵王脸上笑意温和了许多,陈王则是板着脸,一副无喜无悲的样子。
一轮诗念完,程殊沉浸在神游中还没反应过来,知夏在她身后小声提醒:“娘娘,该您说话了。”
程殊猛然回神,稍有些懵,缓了缓后开口说道:“既然诗都已做完,不如让三位王爷来评判一番?”她殷切地看向了上首的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