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的科举人生_作者:一头酸菜鱼(225)

2018-11-19 一头酸菜鱼

  因着这些,江绯白就是每天在街上闲逛,所有人都会恭敬的发自内心的称呼一声江大人,他在民间的声望也逐渐升高。

  要不是江绯白用私人渠道组织官方把各地的特产运送到外地进行贸易,再加上北疆最大的盐税收入,真是供应不起这么大动作的施工。

  要说北疆的牛羊以及各类干果,已经在大景小有名气了。

  当初本地的瓜果由于气候原因,真真是味美香甜,但苦于没有渠道,只能自产自销。

  由于是时令瓜果,过了季节就要坏掉,大部分都浪费了,江绯白吃着美味的甜瓜葡萄,心里吐槽这些人暴殄天物。

  然后组织人手教大家晒出最优美,最好吃的干果,官方统一收购,运送去南方。算是给百姓创收,增加一点税收吧。

  这优美好看还好吃的干果,还真不是随便晒晒就能成的,太阳暴晒的时间以及如何保持水果本身的亮泽,都十分有讲究。

  最后,根据品相,把农家送来的干果分为一二三等,不同的等级收购价格自然不一样。

  刚开始大家都是半信半疑的听话干活,虽说是在晒自家的水果,还真没指望能赚钱,自家新鲜的一年都吃不完,最后拿去喂猪,猪都能吃腻了。

  怎么会有人喜欢吃晒干的,但是为了给江大人面子,每家都多多少少晒一点。

  结果时间一到,衙门组织人手到各村收购,有些晒得不认真或者晒得少的人,肠子都悔青了。

  大家一看真的有铜板可以拿,就不淡定了。

  只见被评为一等的人家,拿着四串铜钱,看的旁人眼睛都直了。

  那可是四两银子啊,旁边负责收购的账房先生还问他,“是要给你换成银角子还是直接要铜钱?”

  王二狗笑的牙龈都露出来了,“大人,我家里穷,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铜板,就想着拿回去,让家人看看,长长见识。”

  账房先生也没纠正他称呼自己“大人”的错误叫法,遇见的这种情况多了,解释不过来,就懒得解释了。

  笑眯眯的说:“那你先回家吧,我们这边大概要到下午才收工,你要是想换银子,在我们收工前来,都可以给你换。”

  王二狗拿着银子,笑眯眯的对边上的人说:“我家小子在书院里读书呢,他说了让我听衙门的告示,大人让怎么做,咱家就怎么做。果然,衙门是不会骗我们小老百姓的。”

  他家鸡贼的邻居当初看王二狗家拼命晒葡萄,不仅把自家的晒了,还把村里其他人家不要的全部用两个铜板买回去,按照衙门来人教的方法,一丝不苟的晒着。

  邻居从来都知道隔壁的王二狗虽然没读过书,却是个有心思的。要不也不能是十里八乡第一个把自家孩子送去书院的。

  大家当初都说王二狗傻,他家又不是吃不起饭,他家的林子眼看要十岁了,可以顶得上半个壮劳力,要是送林子去书院,他们家就只有王二狗夫妻和三岁的小子。

  可是结果怎么样,王二狗家的孩子出息了,每月从书院拿回来的奖励,已经让王二狗置办了十亩上好的田地,日子在村里过得红红火火。

  打那之后,邻居就对王二狗刮目相看,决定自家孩子在长两岁,也要送去书院读书。

  所以,他见到王二狗大量晒葡萄干,二话没说,就和妻子一起悄悄地把自家准备扔掉的全部收好,每日里认真晾晒。

  果然,现在不是正正好吗?自家也换了两串铜板,二两银子呢,一年的生活费都够了。喜滋滋的拿着银子回家和媳妇儿高兴去了。

  自从第一次,有机灵的,消息灵通的,听衙门话的人,晒干果得了十两银子的事,经过兴庆府官报在乡下大力宣传,传得人尽皆知。

  再加上大家都多多少少的得到了点铜板,身边有听话的也换得了三四两银子的比比皆是,之后的晾晒就积极太多了。

  为此,有人想办法晒出了更高品级的干果,衙门直接把那个作为标准,升为特级,提高一半的价钱。

  以至于今年农家种植瓜果的人家都多起来。

  江绯白今天早早的处理完衙门的公文,就往书院赶,今天是书院一年一度的各类比赛的大日子,自己这个书院实际主人可不能缺席。

  家里其他人都有参加的项目或者主持的活动,已经在几日前就住在书院了。

  刘氏和秦灵槐也非常有兴趣的住在庄子上,白日里基本就在书院里,看学生鼓捣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