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的科举人生_作者:一头酸菜鱼(230)

2018-11-19 一头酸菜鱼

  自从进了北疆,两人都觉得自己以前听说的蛮荒之地,和他们见到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整齐平坦的大路,一条条连接村庄的水渠,常年都有水流经过,哪里是传说中的干旱之地?

  此时正值六月,两边的田地绿油油的一片,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途径大的城镇,城内治安良好,到处都能听到大家讨论自家的收入以及书院又有什么新鲜的举措。

  在仔细看当地的居民,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民风也很淳朴,哪有听来的那么彪悍?

  在一看,乡间有诸多形制一样的马车,来往于各地,仔细一打听,原来是公共马车。

  每个村落之间,每一个时辰,就有一辆经过,只需一个铜板就可以乘坐,临近主城的,每半个时辰就有一辆经过,方便的很。

  听说偏远的山村,每月官府还给每人十文的补贴,让大家每月至少保证可以正常出行五次。

  在看繁荣些的城镇,南北客商虽不至车水马龙,但一整天下来,就没有断绝过,而且大部分人明显的很开心,坐在一起高谈阔论,商量着下一次一定要多带些东西来交易。

  他们到了距离兴庆府百里外的地方,还能听到有人讨论在家孩子在定北书院读书,上个月写信说是受到了书院的奖励,先生要请他们两口子吃饭,让他们有时间准备一下,书院会在农闲时派人来接。

  江清云和小吴氏仔细驻足细看。

  只见周围人一听那妇人的话语,纷纷露出羡慕的神色,冲那人道喜,“李大家的,你好福气啊,孩子出息,现在一个月能有不少进项吧?”

  然后那妇人微微颔首,“孩子自己争气,别说什么进项,我只要他认认真真的读四年书,出来后能做个账房先生就不错了。”

  “你这是谦虚呢,谁不知道,定北书院就不出庸才,那些没好好读书的,书院是不给发那个毕业证的,他就只能在书院继续学习,还要努力尝还书院之前四年免费供养他读书的费用,而且没有书院的毕业证,咱北疆可是不认他的学识的。你就安心吧。”

  那妇人开心的笑了,嘴上还谦虚,“我家娃说了,已经连续三年得了优秀,明年要是毕业时也有个优,到时候江大人就把人留在兴庆府,让我们老两口也跟着搬过去。”

  这下子旁人都羡慕的不得了,“李大家的,你家娃行啊,这么快,就存够在兴庆府买房子的银钱了?”

  妇人笑着解释,“江大人让人在兴庆府盖了很多新房子,我上次去的时候见过,环境和样式十分别致,是上下两层,够我们全家住了。”

  “衙门的公文里说了,在书院有大贡献或者表现优秀的学子,可以先暂时住进去,每个月只需付给衙门三百文。”

  第95章 三霸

  “要是在任职期间,表现好的话,房子就免费送给我家。我想着我家娃现在有些余钱,按照往年的旧例,毕业后至少每月也有二两的月银,再加上我们老两口也还得用,搬去兴庆府,一家人在一起也还可以,这次就想着去见见江大人,好最后确定下来。”

  “嘿,江大人每天多忙,能管你家的这点事情?”这人也不酸李大家的孩子有出息了,毕竟这是十里八乡都知道的事实,酸也没用,直接质疑她话中的漏洞。

  李大家的也不生气,好声好气的解释:“不是说了嘛,咱家娃得到书院的嘉奖,江大人要亲自做饭请我们一家人吃呢,还使人来问我们哪日方便,这不,就定好了五日后就去兴庆府,到时候就有人来接我们了,这次啊,我家那口子说了,把家里的妞妞也一并带去见见世面,听说女子书院那边这两年也很是不错。”

  旁人一听这话,也就没得质疑了,人家都说得这么清楚了,要是到时候没人来接,不就等着被打脸吗?反倒是又一次羡慕起他们。

  “这周边谁不知道,北疆美食出自兴庆府,兴庆府美食出于江家,江家做饭最好吃的就是江大人,我可是听说,只有书院里那些老先生能吃到江大人亲手做的饭,其余也就是有大功劳在身的,才能得到江大人的宴请。”

  “谁说不是呢,等我家孩子长大些,也送去书院,沾沾江大人的灵气。”

  “江大人年纪轻轻,来北疆几年,做了多少好事,我家在前年的干旱中都没饿死人,去年冬天多冷,官府给每家的棉服多舒服,咱们只需要在开春时在附近的河道边栽种几颗树苗就能免费得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