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的科举人生_作者:一头酸菜鱼(315)

2018-11-19 一头酸菜鱼

  于是,土豆这种在北疆,已经被人们吃腻了的粮食,才真正进入大景百姓的眼中。

  之前,江绯白靠着自己在北疆的绝对权威,加上北疆的环境,已经不能在坏了,大家也就豁出去,才相信江绯白的话。

  得以让土豆在北疆成功的扎根生长,进而改变北疆百姓的生活环境。

  但是出了北疆,外地的环境与北疆不同,江绯白的影响力也不足以让当外地官府和百姓,拼着一年的收成不要,相信他的话。

  因而,即使江绯白想了很多办法推广土豆,那东西也只是成为了各大酒楼里的私房菜。

  除此之外,也就一些有远见的大家族私下里悄悄的找人种了一些,留着给自家用,或是高价出售。

  要是江绯白满天下的吆喝,说土豆可以亩产五十石,估计立马就会有很多人说江绯白是得了失心疯。

  说不定还会有相熟的人家,直接给江家送来几个医术精湛的大夫,让他们帮忙给江大人看看,是不是想粮食想的疯魔了。

  第120章 太子

  这就是这个年代,信息不畅的弊端。像亩产五十石这种超出正常认知的事情,大家不亲眼所见,是不会真正相信的。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大景百姓,一辈子能走出所在的县城,就算是出过远门,有大见识的人。

  至于不远万里,来兴庆府实地勘察,就像是傻子与大家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一样。

  因而,之前有传闻说,北疆那些穷山僻壤的人,能吃饱饭了,大家都当是个笑话,从没放在心上。

  都以为是路过北疆的行商,为了讨好江绯白,搭上江家的商队,给江绯白的政绩上添点光,特意拍江绯白的马屁。

  官场上的人,听了那话,都是相视一笑,露出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表情,也就过去了。

  但是现在,人家正儿八经的上折子来说了,那就是真有其事,容不得大家不重视。

  不说假报民情是多大的罪责,就说下个月就是朝廷要给北疆驻军调拨粮草的日子,到时候朝廷要是不给粮食。

  江绯白那边不能及时把粮食交到驻军手里,怕不是要在太平之世引起军变吧?

  只要不是个傻子,就不会不知道这里面的问题。

  但是看江家这些年的生意,做的全大景都是,就知道江家的掌舵人,不是个傻子。

  因此,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传言竟然是真的?

  第二个想到的才是: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最后,朝廷核实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北疆知州江绯白江大人从籍籍无名的官吏群中的一员。

  变身成能臣干吏,虽然这干吏的画风和以往的不太相同。

  因为他实在太年轻了些,而他的家族,现在也太富有了些。

  但是大家对这些也无从置喙,江大人年轻,是因为他从小就聪慧,十六的年纪,就高中探花,自身是有真才实学的。

  至于他的家族太富有了,那更是没有什么问题,江家每年给朝廷上缴的税收,每一笔,都是有明确记载的。

  每年年末,江家不仅主动配合朝廷的人查账,江家还会把自家生意的账本,只要不是事关机密的,都会在各大商会中公开。

  几乎没有作假的可能。

  然后,兴庆府从定北书院调配所有会种土豆的学生,还有兴庆府种土豆大户,配合朝廷的推广,去全国各地详细的讲解土豆的种植技术。

  不说书院学生可以因此得到几个社会实践学分,顺带增加了见识,做的出色的,还得到当地官府与书院的双重奖励。

  就是那些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突然就有机会,可以去给外地官员讲解怎么种地,还因此公费出差旅游,去外面见识了不少的世面,回到家时,简直可以对乡亲们吹上好几年的。

  江绯白有了如此大的功劳,朝廷自然不会没有表示。

  因此,很快,江绯白就有了新鲜出炉的爵位——定北伯。

  对于江绯白这种实打实有利于天下苍生的功劳,而且是功在千秋的大功劳,封一个伯爵,还是降等承袭的伯爵,朝中虽有人眼红,但绝对没有人反对。

  因此,兴庆府江家,在来到兴庆府的第十个年头,摇身一变,从官宦人家,变身为贵族。

  从此以后,江家也成了有自己仪仗的人家。

  为此,沈映康代表江绯白一行人,特意去江家的祠堂祭拜了一趟老祖宗。当然,如果不是京中江家族人强烈要求,江家人大概是想不起来让自家老祖宗也跟着高兴高兴这种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