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莫小贝住在邱小冬的房间。两个人在广阳府朝夕相对的一起生活了快两年,这久违的分别,让她不适应,明明以前一直在漂泊着。
莫小贝闻着被子上属于邱小冬的味道,令人踏实,瞌睡很快就上来了。
梦里是十岁的莫小贝问初回衡山时的她,你会离开江湖吗?她说,应该不会。打打杀杀不是你厌倦了,说一句江湖再会就能退出来的。
接下来就是那些年的风风雨雨,讲道理她离开许久,不想再梦到这些了,梦里的她想赶快逃出来,四处寻找出口,雨大的淋得人看不清路。
突然间,有个看不清面容的人出现了,给一身风雨的她盖了一间茅草房,问她要进来避雨吗?她躲了进去。
外面风雨交加,茅草房吃不住力的摇晃,那个人告诉她别怕,出门砍树,给她盖了一间小木屋,结实的木屋不再摇晃。
再一眨眼,风雨变成了风雪,外边天寒地冻的冷气的从小木屋的缝隙往里钻。那个人打开门出去,不知道从何处搬了很多砖回来。
砖一层一层的围着房子垒起来,使风雪不得进,她看那个人独自抱着砖,在风雪里忙得实在辛苦,她出去帮他一起。
两个人慢慢把小木屋垒成了小砖房,他俩在屋里取暖。那个人问,你还走吗?她有些迟疑的点点头说,我只怕这砖房也撑不了多久。
结果那个人忽然抹了两下脸,她看清了他的面容,却记不起他的名字。
那个人神神秘秘的和她说,我叫邱小冬,是个少爷,我们家可有钱了,有良田千顷,广厦万间,你要走就跟我走吧。
她问,那你们家糖葫芦管够吗?
对方打包票的拍胸脯说,没问题。
她想,十岁的莫小贝有糖葫芦确实就满足了。
于是她让莫小贝跟着那个叫邱小冬的人走了。
一夜梦醒,二十八岁的莫小贝就躺在邱府的少爷屋子里,她有点想他了。
18.
三个月一晃而过,夏巡早就结束了,邱小冬现在一个人住广阳府,给圣上呈递这次巡察的奏表。
母亲给他写家信,说莫小贝的抄写已经摞得像小山一样高了,邱小冬心算了一下,平均下来每天还真是不少抄,他也该借着这次上奏的机会,向朝廷把婚假请下来了。
佟掌柜和老白清点着莫小贝抄写的数量,和邱小冬列的遍数单子比对着。老白说,差不多了,最多再抄一个月,婚礼的东西咱可以提前商量起来,两边准备。
正是秋天结束,广阳府的两棵大梨树丰收,秋梨沉甸甸的压弯了枝头,硕果累累。邱小冬从衙门处理完公务回府,站在中庭看着梨树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一会,邱小冬从树上摘了一只梨子下来,让下人准备了一个小陶锅。他把梨皮削了,露出雪白的梨肉,用勺子转一圈把梨核挖了,加上冰糖,整只放进小陶锅里炖煮。
下人说,大人,熬梨汤的话还是把梨切块熬地快一些。
邱小冬摇摇头道,不分梨。
他吩咐下人把剩下的梨子都摘下来了,满满几大筐,用纸包好,驿站的快马把这些秋梨送回了七侠镇,他一个人哪里吃得完那么多,和乡亲们一起分享。
入冬,七侠镇的各大商铺已经开始接佟掌柜的订金了。
大红灯笼先来九十九个,大红双喜字九十九个,大红炮仗九十九挂。
小白敬棋吵吵着再多买几个窜天猴,老白在旁边拉佟湘玉道,说你等会等会,你买这么多灯笼和喜字,咱哪有那么大地方挂。
佟湘玉还在疯狂购物,说泥不用管,额滴笑贝耗不容易才出嫁,必须风风光光,红红火火。
小白敬棋跟窜天猴许愿说,我希望姑姑年年都能出嫁一回,这样我娘就能永远这么大方。
另一头的邱老夫人更疯,直接给鞭炮铺的掌柜的扔金锭子,统统买下来,把回头孙子出生满月百天周岁的炮仗都一并置办了。
老太太仰天大笑出门去,说终于轮到我抱孙子了哈哈哈哈哈。
剪纸铺子里的彩条拉花全部买空,意头好一点的剪纸花,买买买,一定要把邱府那广厦万间的窗户都贴上。邱老夫人转身去了绸缎庄,佟掌柜拉她,说绸缎就不用咧,京城那边寄过来的料子够做俩人的结婚礼服了。
邱老夫人安抚她说,放心好了,肯定能用上,说罢又把红布买了个空,shopping到底。
李大嘴提前在后厨研究婚礼喜酒的菜单,一桌十六个菜,八荤四素俩凉菜一热汤,外加一个甜点。领着一帮小厨子每天试菜,扬言一定要搞出排场,搞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