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内一片讶异,一时间都没人说话。平心而论,这首诗如此惊艳,确实很难超过。只是玲珑认输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是又让众人觉得似乎有些太过轻松了,一点悬念都没有。
“公孙先生好像一个字都没写呀。”这时子慕的跟班忽然又大声说道。
玲珑心里暗自吐槽,说得她写了就能赢了苏轼似的,这她实在是做不到啊。
这下周围的人看玲珑就有那么点不对劲了,输并不算什么,她竟然一个字都不写,这是什么?这就是不尊重对手,而且学问还比不过对方。真是丢了读书人的脸。
玲珑倒是无比坦然,这些人说什么她又不痛不痒,爱说说去。
只是,他也会对她失望吗?玲珑转头去看,张良依旧保持着之前的姿势看着她,眼中似乎比之前还要温柔。
他居然又在看她,玲珑一愣,刚准备移开目光,又不由得想,她怕什么?为什么每次都要她躲,这太不公平了。她心里较上劲了,也直直地看着他,眼睛都不眨。张良明显愣了一下,只是很快又柔笑着继续看着她。
她还就不信了,玲珑歪了下身子调整姿势,一定要和他比谁先眨眼似的。当她觉得眼睛有点酸时,张良终于忍不住笑着低下了头。玲珑心里升起一股终于赢了的成就感,有点小得意地继续盯着他看。
“你们看,公孙先生竟然直勾勾盯着三师公看。”有一个人小声说道。
“诶?是真的。快看快看,啧啧啧,这眼神也忒直接了。”
“莫非公孙先生看上了三师公?”一个人狐疑道。
“不可能吧。”另一人像是听见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似的。
这时一道极为小声的声音响起:“难道公孙先生是因为三师公才嫉妒小师妹的?”
四周瞬间变得极为安静,众人一瞬间都想起小师妹似乎格外爱请教三师公问题。所有人都没接话,只是心中都默默想着,这难道才是真相?
天明本来正在一脸懵逼,不知道那首诗有什么好的,这时听见周围的人议论玲珑,顿时一脸气愤:“你们乱说什么?”
旁边的少羽赶紧扯了扯他示意他别吵。
“子羽同学你干嘛?”天明回头一脸奇怪地看着他。
少羽用孩子你还小不懂的眼神同情地看着天明:“哎,你以后就知道了。”
少羽笑而不语,默默想着,他才是最接近真相的人。
天明被他弄得稀里糊涂,正要嚷嚷。
沐云曦突然冷声说道:“公孙先生承让了,这第二道题,子曦想向公孙先生请教辨合之术。”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依旧有点头疼,明天我再检查一下这章。
注: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第48章 打脸一式
“这不是之前公孙先生那些辩合吗?”
“是啊,子曦怎么用这个来比试?”
“怎么不能了?那些本来就是混淆概念的歪理。”子慕回头狠狠瞪了身后说话的两人一眼。
子慕最近最后悔的就是一个多月以前公孙玲珑和李斯一起来儒家挑衅时他第一个上场了。当时他本来是打着第一个上场可以出出风头的主意,却没想到变成了一场笑话。那次下场过后他没少被人暗地里嘲笑说他连“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都不知道。
他就这么生了一个多月的气,而他看不惯却又拿他没办法的子聪却因为赢了辨合出尽了风头。子慕渐渐地越来越讨厌这个女人,既讨厌她打败了自己,又讨厌她竟然输给子聪。这口气就这么一直憋着,直到一个月以前偶然在莲池遇见子曦和她的侍女在拿“子非鱼”的典故玩笑,他偷偷停住听了一会儿竟是越听越惊讶,子曦竟然对这些诡辩有办法。
后面两人被他一瞪立即噤声,默契地交换了一个眼神,暗自不屑,混淆概念你不也输了吗?你不确实不记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吗?别人也输了怎么没人嘲笑?还不是因为你平时自高自大却连最基本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