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综+剑三]_作者:柳云起(234)

2018-11-17 柳云起 爽文 系统

  只听她道:“你先听我说完啊。”

  “我想把‘红鞋子’的宝藏都挖出来。拿出其中一部分,交给王小花她们来打理,先帮助那些受过‘红鞋子’伤害的人,及他们的家人。其他款项就用来修桥铺路,帮助更多需要救助的百姓。这件事情,我想用大家的名义来做,希望你们能同意。”

  花满楼赞道:“唐姑娘,侠者仁心,令我等佩服。”

  唐一菲道:“那你们可愿随我同去,用我们大家的名义来做这件事情。”

  花满楼笑道:“这倒不必了。”

  唐一菲诧异道:“为什么啊?”

  花满楼笑而不语。

  唐一菲见他不答,不禁暗中叹气,显然花满楼也秉承着‘做好事不留名’的大好人原则。

  她对这样的人是十分敬佩,万分敬仰。可她更希望自己做好事的时候,是有人念自己的好的,最好能再给些回报。

  唐一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只听她问道:“你可听说过孔子的两位弟子,子路与子贡。”

  花满楼道:“两位先贤的名号,自是听过的。”

  唐一菲道:“子贡见义勇,他赎回了被别国抓去做奴隶的鲁国人,却推拒了鲁国的赏金,遭到了孔子批评。”

  “子路见义勇为,将落水的人救出,那个人就送一只牛来答谢子路,子路接受了,他得到了孔子的赞赏。”

  宋甜儿好奇道:“不是说‘做好事不留名’才是真好人么。孔子怎么反其道而行之。”

  唐一菲道:“只要仔细想想,你们也能想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我就不多说了,我只说说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

  宋甜儿问道:“什么事情,和孔子训徒弟这件事,有关么?”

  唐一菲好笑道:“我虽不太喜欢儒家的一些思想,但孔子对这两件事的处理方式,我是非常赞赏的。”

  她见宋甜儿又要开口,就忙道:“甜儿你别打岔,听我慢慢说给你听。”

  “我十二三岁上,曾发生过那么一件事,至今记忆深刻,它对我影响很大。”

  “那年,我在桃花村玩耍,在小桥边,拣到了一大笔金银,还有几张地契及一些文书,问了村中人,都不曾丢过东西,且他们也没那么多金银。我怕失主找来,只好坐在桥边等,一直等到太阳落山,才有那么一个人,气喘吁吁跑了过来,在小桥边转来转去。”

  我问他:“你在找什么呀。”

  那人道:“一个荷包,绿色的,上有面绣着荷花荷叶,小姑娘看到了么?”

  我问:“那你能说说里面都有些什么么?”

  那人将里面东西一一道来,不曾有半点差错,我便将荷包还给了他。

  那人接过荷包,仔细检查了一番,客气地说了几句好话,就走了。

  他不曾问过我叫什么,也不曾问我是否用过饭,家住哪里,离得远不远,自己能不能回去?

  独留我一个,午饭没吃,我饿的晕乎乎,回了秀坊,晚饭也已过了时辰。我半夜被饿醒了,只得爬起来,悄悄去厨房找吃的,可厨房哪还有能吃的,我只找到了,一小块喂鸡的粗面饼子,就着生水吃了下去。

  若那人真有心谢我,最少也该问句姑娘叫什么,家住哪里,要不要送你回去?就算他真有急事,也该留下一二两碎银,以酬谢我这个苦苦等了他一天的小孩子吧。

  我当日因做了好事,而愉快的心情,是荡然无存了。

  自那后,我再遇到失物,要么交给官府处置,要么收归已有,要么视而不见,总之,我是不会在那里等着失主前来的。

  若当日那人能明白,做好事,是需要回报的。哪怕买些吃食给我,给一两银子做谢礼呢,我也不至于半夜饿醒,去吃那喂鸡的粗面饼子。

  宋甜儿问道:“所以,你才这么能吃的么?”

  唐一菲,唐一菲无力扶额,她简直想打死这熊孩子。

  她有气无力道:“你们要不要一起做这件事吧,要去的,说声,等我带上食水,傍晚就出发。”

  只听宋甜儿小声道:“果然还是饿怕了,才这么能吃的,真可怜。”

  苏蓉蓉敲了一下她的脑袋,警告道:“闭嘴。”

  宋甜儿嚷道:“干吗不让说,肯定就是这么一回事,我回头就写信给楚大哥。顺便告诉师父和高师叔,让她们查查那个人是谁,找出来揍一顿,都是他害的阿菲这么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