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浑身瘫软,一脸死灰。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哦
第64章
京城近段时间颇为热闹, 人们多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
保龄侯府让爵事件的热度还没过去,与他们隔了三条街的荣国府就闹了起来。虽说这两府之间是亲戚关系, 但其中的区别却大的多。若保龄侯府在百姓们眼里是正面形象的话, 那荣国府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本来百姓们就热衷于高官权贵的各种新闻, 尤其丑闻最甚。荣国府事一出,这让不少有仇富心理的百姓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一时间荣国府的风头瞬间压过了保龄侯府。
百姓们都自诩是聪明人,而且还有一双雪亮的眼睛, 因此纷纷将同情的目光转向贾赦, 舆论几乎朝着贾赦一面倒。
“贾将军真是可怜啊,明明是荣国府的主人, 却连荣国府都住不得, 听说只能在外面赁个小宅子住。堂堂一等将军,混的比咱小老百姓还不如, 咱好歹还有个家能回, 他却是有家回不得。”
“什么听说,根本就是住在一栋一进的小宅子里的。哦,我怎么知道?那可是巧了,贾将军租的宅子就在我家隔壁。不过我起初可不知道他是荣国府的大老爷, 只以为是哪里来的家道中落的贵人。那通身的气度, 一看就不是寻常富庶人家,若不是家道中落了肯定不会住在我们那种小宅子里。你们是不知道,贾将军的性子可好了,每次看到我都会打招呼, 说笑几句。我就是跟他开玩笑他也不恼。若不是圣旨来了,我都不知道他是荣国府的大老爷。以前都说荣国府的大老爷是个色中恶鬼的混不吝,日日离不得女人,我倒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了。反正我是没在那宅子里看到有姿色的女人,只有几个小厮和年龄大的婆子在。平日子也没见他调戏良家妇女什么的。都说他小妾多,但我觉得不就是几个小妾嘛,荣国府的大管家赖大总管还娶了好几房小妾呢!难道主子还比不上一个奴才?”
“恐怕还真比不上。你道那赖大总管是谁,那可是史太君身边赖嬷嬷的儿子。有句老话不是说了吗?老太太屋子里出来的便是阿猫阿狗,旁人也得给三分颜面。赖大总管靠着他娘在荣国府里可是有脸面的很,平时那趾高气昂的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荣国府的老爷呢!而且我还听说,赖家住的宅子楼房厦厅花园什么的应有尽有,侍候的丫鬟小厮也多的很,比贾将军过得的可舒服多了,最起码没有住在马棚旁边不是?”
“贾将军为什么多年住在马棚旁边?现在又为什么被赶出家门?还不都是那爵位闹得。听说史太君偏心小儿子,一直都想让荣国府的二老爷继承爵位,贾将军可不就挡了道了吗?否则京城里整天花天酒地的老爷少爷们也有不少,怎么只单单贾将军的名声烂到了臭水沟里?还不是有人在暗地里使了坏。等到把贾将军弄到人嫌狗厌了,朝廷一看,哎呦,这种人怎么能担得起朝廷的爵位,可不就把爵位给他弟弟了吗?”
“荣国府其实早就已经是二房当家了。那什么该当家人住的院子就一直是二房在住的。还有管家的也是二房太太,虽然现在是大房琏二奶奶管家,但我听说,琏二奶奶什么事都要跟二房太太汇报着来,连给下人发月钱也不例外。哦,你问琏二奶奶为什么听二房太太的话,因为她们是姑侄俩。听说这琏二奶奶还是二房太太撮合给琏二爷的,你们说说她用心何在?我估计他们啊,原本打的主意是先长期霸占荣国府败坏贾将军的名声,再将贾将军赶出家门,最后去朝廷告上一状,说贾将军不孝亲母之类的。谁不知道本朝以孝治天下,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贾将军的爵位可不就没了嘛。幸好当今圣上明察秋毫,还了贾将军一个公道。”
“啧啧啧,真狠啊,这还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竟然对自己的亲哥哥下这么毒的手!听说那荣国府的二老爷还是个读书人,真是把书读到狗肚子里了!再看看保龄侯史府的二老爷,当时还是名正言顺的侯爷呢,一见他哥回来就立刻把爵位还回去了。哎!听说这贾府二老爷和史府还是堂兄弟,这做人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我倒觉得最狠是荣国府的史太君,偏心成这个样子,真是大开眼界。荣国府闹成这个样子她绝对有很大的责任。这是当娘的吗?贾将军是他亲生的吗?”
……
因着朝廷没有阻止群众的言谈,给了他们可以畅所欲言的很大空间,又有不少和荣国府下人沾亲带故的七大姑八大姨的说的许多秘辛,一夜之间,这些流言蜚语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贾赦瞬间成为众位眼中年度最悲催的人,而史太君和二房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