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听了,心下稍稍安定,叹息道:“罢了,他那个性子,是该收一收了,咱们没事也别总去打扰他了,免得万一落榜那些人要怨在咱们头上……”
话音才落,只见门口小丫头喊了一声:“三姑娘来了!”黛玉忙起身迎接。
探春自打被贾政许给海南镇海统制周家后一心一意在屋里绣嫁妆,府内诸事竟是很少问起了,今儿黛玉去跟她辞行她也没多想,只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也就散了。谁知黛玉走后她又觉不放心,遂又赶过来巴巴地再叮嘱几句。
“林姐姐这次去,老太太派了谁跟着?”探春一进门便问。
黛玉想了想道:“并未详说这个,外面总有安排的吧。我屋里只带紫鹃和春纤去,雪雁和嬷嬷留下看家。”
探春点头道:“紫鹃你是一刻离不得的,春纤这丫头性子烈,出门带着她倒是吃不了亏,只是那寺庙不是咱们常去的,你呆的日子又长,怕是那些姑子也懒得支应你。”说罢,便回身让带来的丫鬟把一包散碎银子并一包铜钱递到了紫鹃手里道,“这些都是零碎积攒的,统共也没多少,可最适合出门时带着,一则拿来赏人方便,再者,若是庵里斋饭不合胃口,可让丫头们到山下买些点心也可搪塞一阵子。”
黛玉哪里肯收,死活推让了几次,最后还是探春摘下了她头上常戴的一支小凤簪道:“你若是执意不肯,便把你这支簪子换给我吧,等你回来了,再拿银子来换。”
黛玉无奈,只得依她,笑着打趣道:“你倒是个不吃亏的,一包散碎银子便要换一支金簪子,羞不羞?”
探春也笑道:“这就羞了?哼,好歹我还拿银子换呢,要是干巴巴地伸手问你要,你也不好意思不给吧?”说完,两人笑在了一处。
笑过之后,不知怎么又说起了宝钗,黛玉纳闷道:“我不过病了个把月,这园子里竟像大变样一般,先是宝玉被关起来用功了,再有你竟这么快许了人家,最可笑的便是宝姐姐,我今儿到她那儿辞行,她竟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说话也是半含半露的,让人摸不着头脑。三妹妹,你说,这都是个什么缘故?”
探春心头一滞,一双妙目转了转,随即又定下心来淡淡道:“你这么个聪明人儿,竟不明白吗?自然是姐妹们一日日大了,好些话也不像小时候那般想到什么说什么,大家有所顾忌也情有可原。其实姐姐此次去庵内祈福,倒是个静心的好机会,一则庵内清静,利于姐姐修养;再者,府里最近忙乱,姐姐听着也燥,不如眼不见心不烦,趁机好好想想这后半辈子的事儿,说不定,还能参出点什么来呢!”说罢,冲黛玉抿嘴一笑。
探春这番明里暗里的话一点,黛玉只觉醍醐灌顶一般,心内登时澄明起来,静思半晌方点头道:“妹妹这话极是,竟是我这当姐姐的愚钝了。”
第3章 第三回 身世飘零得失有命
两辆马车,四个小厮,一个姓张的管事,春纤一出府门就偷偷地掀起车帘四下观望,忍不住埋怨道:“姑娘是替老太太诵经祈福,二奶奶怎么只派给这么几个人护送?这路上万一出个意外……”
“别胡说!”紫鹃急忙喝止她,“你知道什么!咱们临行时二奶奶特意跟姑娘解释了,说府里事务繁杂,靠得住的人轮转不开,就这四个小厮还是老太太特意调拨的呢,换做是旁人,派给两个就谢天谢地了!”
“可是姑娘是去长住,又不是一天两天,缺这少那的来回跑腿也得需要人手……”春纤还要再说,却被黛玉略有不悦的眼波一扫,吓得赶紧噤了声。
黛玉面上转瞬归于平静,淡淡道:“咱们是去给老太太祈福,又不是去疆场御敌,要那么人做什么?再说,那里是姑子庵,去的闲杂人多了,也不好安置,咱们还是消停些吧。”紫鹃和春纤无奈,只得收起忿忿暂且安静下来。
黛玉倒像没事人一般,一路端坐,偶尔打起车帘一角朝外观望,见京城遍地繁华依旧,路上往来行人如织,更有小贩沿街叫卖各色新奇小玩意甚是好玩。紫鹃和春纤也忍不住偷眼往外瞧,春纤更是对着糖葫芦馋得直流口水,黛玉索性打发人买来几串,主仆三人躲在车里一路分食,你打我闹的,不快转瞬也就忘了。
马车很快出了城门径直往南行去,沿途只简单用了点饭菜,便继续打马前行,至未时三刻也就到了。这一路颠簸,黛玉等人早累得腰酸背疼,可碍于礼数,还是恭恭敬敬地在庵前下车,前去拜见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