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高人名为无寿姥姥,是一位脾气古怪的老人,居住在苍穹山上,虽有非凡之术,但要求无比苛刻,且不轻易接见外人,故曾获她出手相助,甚至跟她只见一面的人都不多。”
“不管有什么要求,朕都可以答应她!”燕洵毫不犹疑的说道。
“可是末将曾听说过,有人因为求她相助而丧命,虽然所求的事完成了,要救的人也能救了,却是一命换一命。为救人一命,愿意历尽艰辛的人也不少,可是甘愿付出自己性命的人,却是寥寥无几。”程远凝重的答道: “陛下身负国家社稷重任,我们都需要陛下的带领。现在皇子们年纪尚幼,若陛下出了什么差池,一国无君,大燕的江山也势必危在旦夕,这也是程远一直未把此事告诉陛下的原因。”
“为了救皇后,朕付出一切也是甘愿,就算要了朕的命,朕也是无怨无悔!”燕洵觉得他的话亦不无道理,若自己只是个平民百姓,当然可以为救所爱不惜一切,可他是一国之君,在作出任何决定前,都必要顾及国家的安危。红叶为了自己牺牲太多,自己就是豁出所有,也必要设法治好她的病。至于皇位,皇子的确年纪尚幼,即使得到朝臣辅政,也处理不了政事,甚至可能只沦为傀儡,此事实在当好好思索,周全考虑。 “程远,你的顾虑朕很明白,这位高人,朕必会亲自拜访,亦会好好安排,若朕不能平安回来,国事和皇位等要事该如何处理。”
其实程远也知道结果会是如此,这段日子以来,陛下为皇后日夜奔波劳碌,担忧不已,足可见他用情之深。虽说为了一个女人而舍弃国家大事,程远是绝不愿意看到的,可这次和之前陛下为了楚大人放弃攻打真煌不同。纵然陛下对楚大人一往情深,她的心始终不在燕北,她跟陛下政见不同,而且只钟情诸葛玥一人,程远早就看出来了。可是皇后却不同,她一直对陛下不离不弃,全心全意的爱着陛下,更在这些年来提出了不少良策,现在国家的繁盛,她也是功不可没,加上她一直为陛下默默付出,心中由始至终只有陛下一人,在程远心中,对比起楚大人,陛下更值得为她牺牲所有。
**********************
燕洵已决定了带同红叶往苍穹山一趟,虽然红叶并不赞成燕洵为了自己放下国事,可他主意已决,她明知道再次劝阻也是徒然,而且这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番深厚情意,于是也欣然接受了。
以燕洵的个性,在出发前早已作了周详考虑,他已安排了,若自己不能回来,便会由丹儿继位,并由一位他精心挑选的大臣,还有一直对自己忠心不二的程远,一文一武作为辅助,但为免引起众臣恐慌,一切都写了在一道密旨里交托给二人,此密旨只有在自己驾崩后才能打开。
对于此行的凶险,他并没有告诉红叶,他很清楚,若告诉她以自己的命换她能活下去,她定然会不肯,是故一直隐瞒实情,也吩咐了程远把这些都严谨保密。
至于年幼的燕丹,有云姑姑和文媛照顾,他并不担心,他只是怕这路程漫长,以红叶重病之身,未必能支持下去。
据程远所说,这位高人居于山巅,此山地势极为险要,骑马或马车都不适宜,只有徒步前往,而且路程艰险,十分考险到访者的耐力,可对燕洵来说,只要能救红叶,要他做什么也是心甘情愿,只是走些险峻山路又算什么?
为免引起骚动,燕洵此行极为低调,身穿微服,只带上几名侍从,自己则陪同红叶登上了马车,先前往苍穹山一带,然后再徒步上山。
此番长途跋涉,对红叶的身体来说已是一番折腾,此刻她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实在不宜再走山路,于是燕洵把她背了起来徒步上山。
“燕洵……我自己能走的……”看到他此举动,红叶立即说道: “这样太苦了你了,再说,你是燕皇……”
“但我也是你的丈夫。”燕洵不容拒绝的答道: “丈夫背病重的妻子求医,是理所当然的事。”
红叶也清楚他的性子,他决定了的事,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想到他为了自己可以放下一切,甚至连帝皇的尊贵和身份都可以完全不理,又是感动又是温暖。
即使为皇多年,燕洵也没有养尊处优,还是每天坚持练功习箭,是故身体仍是精壮得很,即使山路险要,而且背着红叶,也完全难不到他,只是始终消耗体力,不一会已是汗水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