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_作者:默默的听(412)

  但没法子了,贾雨村的那一句「武臣掌大权而握重兵,岂是国家之利」不单止是在表示对李敛掌重兵的不满,矛头更是直指天下握有兵权的将领。

  贾雨村也懵了,心下一虚,但瞄到旁边的「同伴」,思及自己等人反复商议,已经布局了很长的一段日子,就不由得直起腰板,硬气的道:「宋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宋太.祖赵匡胤得军心,因而有陈桥兵变,登基为皇,如今李敛亦得军心,焉知不会成为下一个宋太.祖!

  皇上沉下脸来,一语不发,一时间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起来。

  他心里暗暗恼怒着。

  什么叫「为国家消未萌之患」!?这明摆着是说李敛有篡位之心!

  作为一个皇帝,尽管他心知李敛会谋反的机率等于零,但他也不得不考虑李敛会谋逆的可能性。然而,脱离皇帝的身份,李天玠是明白李敛是绝对不会反的。

  皇上瞇起双眼,这群人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他冷淡的道:「朕不是周世宗柴荣,李敛也不会是赵匡胤。本朝向来都是文武各施其职,文官管政务,武臣掌兵权。要说得军情之人也不只有冠军侯一人,赵国公、镇国公等人比比皆是。」

  眼见贾雨村顶不住了,兵部尚书蒋严出列。

  「启禀皇上,按祖制,武官非蓝田将军不可握重兵,平日除却亲卫外不得掌兵,只有战时才能领兵作战,昔年即使是上将军也不能例外。然,今有冠军侯李敛任天策府统领一职,于京畿重地握有十万重兵,一旦有变,后果不堪设想。」

  蒋严正色俯下身子,扬声道:「请皇上下旨罢去冠军侯李敛天策统领一职,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的而且确,在李敛未组建天策府之前,即使是深得太上皇信重的上将军牛继宗也不能在平日指挥大军,只能领着自家亲卫下朝后去套大臣麻袋。大周立国以来,只有蓝田将军可以在日常统领、调动驻守在蓝田大营内的数十万兵士。

  监察御史孙佑站出列继续道:「臣闻冠军侯李敛领兵在外,军纪散漫,放纵士兵烧杀抢掠,奸.淫良家妇女,恶行累累。纵有百姓冒死告状,却被其判断为外族细作、扰乱军心,下令打入大牢。臣更闻士兵在抢掠之后,都会把最好的东西送往中军帐,在中军帐里,已经聚集十多位美人和无数金银财宝!」意思很明显,咱们有证有据,不怕师出无名,皇上您尽管放心去做吧!

  皇上听后,气极反笑。

  就李敛那怕媳妇儿的妻管严,他敢当着冯延年的面收下美人!?见识过李敛和冯子芝那种粘糊劲儿的皇上,甚至怀疑李敛看到那些美人能不能硬得起。

  底下站住的大臣却误会了皇上的笑容,以为皇上是在表示他们做得很好,十分满意。

  有更多的大臣受到鼓舞站出来,弹劾李敛各种治军不严,行事嚣张,甚至养寇自重,里通外敌。

  当中不止文官,也有为数不少的武官。

  这些武官皇上大多都认得,本身没有太大的才干,全都是一些靠父祖余荫之类的武将勋贵后人。虽然上过战阵,捞到了一些小官职,但却都不是什么实权要职来的,只能算是军方里边缘再边缘得不得了的边缘人。

  正如冯子芝所想,李敛的崛起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了。

  李敛提拔了大批有真材实干的武官上位,把其他能力一般及平庸的武官往其他岗位调迁。这下子,大周军事实力开始全面而迅速的强大起来,造就了大周将士这十数年未尝败绩的赫赫威名。同时,李敛一系在军方的势力立马就独占鳌头。然而,有实权的要职或者有油水可捞的职位就那些,李敛的人把那些位置都占全了,自己吃肉还不给别人喝汤,这叫其他人怎么办!

  久而久之,心怀怨气的那些武官就自自然然联合起上来。在李敛坐镇京城的时候,他们自然不敢闹出什么幺娥子的,李敛当年连先太子和十皇子的亲眷都敢往死里怼,自身还分毫无损的「战绩」可不是光好看的。不过,李敛现在远在边境,京城无论发生什么事都鞭长莫及,他们的小心思立马就活跃起来了。加上文官那边儿又有大佬向他们伸手,他们这不就和文官搞合在一起吧!

  皇上没有说些什么,就仔细地看着他们激昂文字,指点江山,大有不除李敛誓不罢休的模样。

  好不容易,等殿上数十个文武挥斥方遒完后,份量最重的那一位也终于上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