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同人)马文才,我是你家祝九妹_作者:七童夫人(129)

2018-10-30 七童夫人

  因为刚发了水灾又迎来旱灾,这个地方几乎是寸草不生,地里也不长粮食,资源匮乏,到处都是饥饿的难民。

  上一任县令早跑了,把这个烂摊子丢给了新上任的梁山伯。

  刚到任时,大家都束手无策,后来是听县衙里的人说上一任县令的师爷没走,想来是可以辅助梁山伯治理一下这些问题的。

  说到这里,荀巨伯给我指了指坐在梁山伯旁边的一个年轻人,他着素衣,头上戴着顶布冠,却面如冠玉,自有一番风流儒雅的气质,颜值真高。

  他要是不穿着这一身不起眼的粗布衣裳,只怕这场婚礼的焦点也要被他分去一半了。

  他看到荀巨伯在给我介绍,便对着我抱了抱拳,道:“在下君吾,不才,是山伯任下的师爷。”

  我向他回了礼,也报了自己的身份。

  梁山伯看了看他,笑着从荀巨伯这里抢过了话语权,道:“多亏君吾兄,帮我解决了鄮县百姓吃饭的问题,不然,我这个新上任的县令都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了。现在我们正在想办法治理鄮县的水旱灾害,这还需要些时间呢。”

  那君吾先生听他如此说,脸上的表情变得坚定了些,“山伯不必气馁,只要你我团结一心,合力面对这些问题,还怕治理不好鄮县吗?”

  梁山伯替他斟了杯酒,又抬起自己那一杯,向他敬道:“那就麻烦君吾兄替鄮县的百姓费心了。山伯在此替鄮县的百姓谢过君吾兄。”

  君吾先生仰头喝尽了杯中酒,道:“鄮县既是在你我共同治下,治理好它又是你的心愿,我怎能不管。”

  梁山伯听完脸上又露出那一贯和善的笑。

  看起来,梁山伯这个呆子还是一如既往地一门心思都在奉献他人和他的治水大业上,后知后觉,至于这个君吾先生嘛…就不好说了。

  梁山伯接了鄮县这么个烂摊子,却捡到君吾先生这么个妙人,也是机缘。

  荀巨伯又在我耳边讲起了他们鄮县的事情。

  荀巨伯离开书院后,也跟着梁山伯去鄮县谋了个职位,如今还有兰姑娘佳人在怀,他也算是双收喽!

  听他讲后,那君吾先生便又让我由衷得佩服了几分。

  如荀巨伯刚才所讲,君吾先生本是上任鄮县的师爷,那个时候的鄮县便已经是饿殍遍地,粮食奇缺的人间地狱了。

  水旱灾害连年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然而那一任的县老爷根本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官位也是凭士族的身份走关系花钱谋来的,他可不管鄮县百姓处于如何的水深火热之中,他只管拉关系结交权贵,圈钱,全然没有把作为百姓父母官的职责放在心上。

  县老爷无为,作为鄮县师爷的君吾,自然也没得到重用,就算县老爷用他,他也不想辅佐这个荒唐的县老爷。

  终于,那个县令在这寸草不生,贫穷到无以复加的鄮县也待不下去了。

  他走后,君先生本来也是可以走的,可是他放不下鄮县的百姓,他希望将来出现一个可以拯救他们的人,于是,他等来了梁山伯。

  因为以往的经历,起初他理所当然地以为梁山伯也是个只为谋利,不管百姓死活的昏官,便一直躲着不肯见梁山伯,梁山伯也是听县衙里上任县令留下来的实在走不掉的衙役说,才知道鄮县还有君吾先生这号人物,正处于无计可施,脑瓜疼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的梁山伯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三顾茅庐,君吾先生看出梁山伯的诚意,也知道他是把鄮县百姓生死放在心上的好官,就又做回了他的师爷,辅佐梁山伯治理鄮县。

  这个君吾先生以前不受用是怀才不遇,实则是一个难得的奇才,因为鄮县多年来的水旱灾害,所以他在治水治旱方面都有一些自己的心得,有知识又有经验,简直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权威了。

  而且,他不仅精于治理自然灾害,其他方面的才能也都过于常人。

  啧啧啧,梁山伯他是积了几辈子的福分,才从这不毛之地里捡到这么个妙人喏。

  君吾先生他也是迫于非士族的平民身份,才不得不一直屈就于这小小的鄮县,还好他遇到了梁山伯。

  我们也知道,梁山伯一直十分上心治水的方法攻略,对于君吾先生,他尊如师长,也是良友。

  虽是他任下的师爷,但两人志同道合,知己一样,怀着同样的志向,怎能不相见恨晚呢。

  没多久他们就成了极为亲密的知己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