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那些对此不屑一顾的人也买了,毕竟想骂还得先看嘛。
但不管怎么说,由陈景书联合吴玉棠王撰等人精心准备的第一期,在大部分读书人那里都是大获好评的,尤其是那些投了文章,然后发现自己的文章被状元郎又或者王撰这样的进士特意详细指点解说的,更是惊喜。
这简直就是状元郎的亲自指导啊!
如今带草集的名头在读书人中还是很大的,据郑沄说,国子监里头,几乎都快要做到人手一本了。
这么一想,何昕想要让自己的文章出现在带草集上也是可以理解了。
安抚了何昕,陈景书回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黛玉。
“你上回提到的那两幅前朝名家的画,我给你找来啦!”
黛玉惊讶道:“可……不是说那两幅画都已经被收入宫中了吗?”
陈景书递上两幅画卷,得意道:“这不就又给你拿出来了?”
黛玉展开一看,居然还真是,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看向陈景书,心里满满都是甜蜜。
她不过随口一说,陈景书居然就用心记下,还为她找来了,想也知道,入了宫的东西,哪里是这样容易拿出来的呢?
随即道:“这两幅画,你也要时常揣摩才好。”
陈景书道:“怎么了?”
黛玉道:“我上回看书上说,这两位画花鸟鱼虫乃是古今第一品,上回你画的那个鸭子……啊,是鸳鸯,也可以参考这里头的技法。”
陈景书眨巴了一下眼睛。
这话的意思是……
他画的鸳鸯太丑了?
不,那玩意儿画了送给你是什么意思你就没考虑一下吗!
第51章
自从那日陈景书‘受了委屈’, 赵载桓读书就异常用功起来。
不过总体来说, 陈景书给他的课程安排算是比较轻松的。
或许苦读能够读出一个状元, 却一定不能读出一个明君。
考虑到这一点,陈景书给赵载桓安排的课程相对轻松。
除此之外,因为本朝太子是有权参政的, 嗯,无论年龄大小,都有旁听朝政,发表意见的权力, 因此赵载桓还需要花许多时间在学习政务上。
这种时候陈景书在皇帝身边当值的那段时间的学习成功可就用上了。
当然, 陈景书入官场的时间到底也短,何况他年龄有限,虽不是见识浅薄, 但在官场上确实还稚嫩了一些,因此若有陈景书不能解答的, 便由程鸿光来指点太子。
九月的时候吴氏便请林姑姑来家里住, 又表达了请她长住之意, 林姑姑推辞不过也答应下来,王撰便把林姑姑手里小平安巷的房子买了下来。
林姑姑积蓄不多, 又是个妇道人家, 又因为住在陈家,自然不好每日再劳作赚钱, 否则总有些怪怪的, 陈景书想了想便建议林姑姑拿着那些钱再重新买一个院子, 然后租出去,这样每年收房租也是一笔收入。
京城人流量大,有临时来住几天的,普通客栈就可以满足,但若是住几个月或者几年的,租房子就更加划算了,何况也比住客栈舒适的多。
有陈家的面子,自然是用最公道的价格,拿价格范围内最好的房子,而在京城,一个以‘公道’价格拿下的房子,若是以市场价格出租出去,要不了多少年就能收回成本。
因为不是自家住,只要地方好,远些也无妨,不过小半月陈景书就把一切事宜安排妥当了。
等到了十一月里吴氏返回扬州的时候,黛玉已经能把一家子上下管理的妥妥当当了。
毕竟他们家人口确实简单。
上头没了吴氏,黛玉倒是真正的松了口气。
自然,她并不是觉得吴氏是个恶婆婆,相反,吴氏待她非常好,黛玉时常觉得,就算是亲生母亲也不过如此了,吴氏真的将她当做自己的女儿疼爱,而不是一个‘外面进来的女人’。
但吴氏在的时候,哪怕吴氏不对黛玉做过多的要求,可黛玉并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不知礼数的媳妇,因此平日里倒是收敛不少,吴氏离开之后,细节之处倒是不必那样严格了,只是心中又觉得,还是吴氏在的时候最好呢。
陈景书倒是没有注意到黛玉这些小心思,他只是在吴氏走后几天对黛玉道:“母亲不在你一人难免孤单,虽然有林姑姑,但她到底不是个活跃的人,你若是烦闷了,可以常去大姐姐那里走动,也可以请些朋友姐妹来家中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