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权臣宠妻日常_作者:秦诜/霜色十字(229)

  好吧,当年陈景书的诗并不是自己写的。

  可正因为这样,更加证明李岩确实很有才学呀!

  才刚这么想着,陈景书就听王提学道:“我曾听说当年陈大人县试时,临江楼赋诗一首,从此名动旸兴,今日桃花正好,不知陈大人可有好诗?”

  陈景书:“……”

  可以用这个理由参他一本吗?

  呵呵。

  第68章

  陈景书才不要写诗。

  虽说桃花这种题材已经被前人写了无数次, 其本身就是非常常见的诗作元素, 黛玉当然是给陈景书写过的, 但陈景书并不打算直接拿了黛玉的用。

  总这么折腾也不是个办法嘛。

  这么想着,陈景书对王提学笑道:“灵通寺桃花极好,好诗一时倒是没有, 不过文章倒是有一篇,想来也不至于辱没了王大人的耳目。”

  王提学道:“哦?我原只道你制艺写的好,既如此,快把文章写来!”

  陈景书也不客气, 寺院里自然常备笔墨的,王提学派人去取,这灵通寺的和尚也颇‘灵通’, 听说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写文章, 不仅送来了上好的笔墨, 还在漫天桃花之中给陈景书备了桌案,花香墨香,一时之间颇有意境。

  旁边一个大和尚道:“陈施主请。”

  陈景书见他面露期待,心中不由好笑。

  这和尚打的什么主意他再清楚不过了,却也不必说破。

  和尚怎么啦,和尚也要吃饭呀,大和尚还得养小和尚呢。

  因此谢过大和尚, 陈景书提笔略作酝酿, 很快便笔走如飞, 一篇数百字的文章片刻写就。

  陈景书一边写着, 王提学便在一旁看着,那‘灵通’的大和尚更是陈景书写一句他便吟诵一句。

  灵通寺的桃花远近闻名,此时又是桃花开的最好的时候,附近不少人都来此处赏花,因此和尚一开口,不多时便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聚集过来。

  待陈景书最后一笔落下,口中微微呼出一口气,王提学却是忍不住抚掌呼道:“好文章!”

  陈景书假惺惺的谦虚道:“见笑,见笑。”

  王提学道:“世人写桃花,写其烂漫,写其情爱皆有之,陈大人这篇文章却不同寻常,既非绚烂烟霞,也非缠绵情愫,而是温情慈悲,仅此一点就足够不同寻常,何况字字精妙,句句灵秀,世上焉能有如此文章?”

  旁边的大和尚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陈景书此篇写桃花盛开却不媚俗,写桃花凋零却不悲切,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慈悲。

  尤其陈景书文中引用一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更让大和尚有种轮回往复,生生不息的感觉,仿佛花落都是一件从容美好的事情。

  只是……

  王提学在夸了陈景书好半晌之后终于还是没憋住问道:“不知这‘落红不是无情物’的句子出自何诗?似乎是从未听过,难不成竟是陈大人早先作的么?”

  陈景书:“……”

  不,就、就是随手引用了一下啊!

  这个世界没有这句诗?!

  对诗词向来说不上特别关注的陈景书一脸懵逼。

  他用的这句难道不是很常见的古诗吗?难道现在还没有?

  看着王提学和大和尚敬佩的眼神,陈景书沉默了,这就……尴尬了呀。

  好一会儿,他才缓缓道:“不,是别人的诗。”

  嗯,明显跟他不是一个风格更不是一个水平的诗还是别认了吧,虽然以前也幻想过像小说里主角那样背几首诗然后惊艳‘古人’扬名天下之类的,但陈景书觉得这事不大靠谱,再说了,他也不差那几首诗的名声。

  然而陈景书说完这话王提学紧跟着便问道:“不知这首诗是何人所作?是只有这半篇还是写了全篇的?”

  这……

  陈景书一咬牙道:“这是带草集上最近很有名气的那位璇卿写的。”

  ……黛玉我对不起你。

  王提学对此倒是毫不怀疑:“璇卿的文章我虽未看过,但见她眼光独到,在诗词方面也颇有见解,难怪能写出这样的诗。”

  陈景书干笑,连忙转移话题:“大人也看带草集?”

  王提学笑道:“有六元及第的状元郎,谁不看带草集呢?”

  旁边的大和尚道:“莫说是外头,就是咱们灵通寺里也常备一册带草集呢,但凡有新的,从来是一册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