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权臣宠妻日常_作者:秦诜/霜色十字(241)

  陈景书怀着一种小嘚瑟的心情给黛玉写了书信讲这事,期待黛玉夸夸他。

  嗯,你夫君我虽然写诗不咋地,但在科举上,咱也是学神级的人物啦!

  然后在等到黛玉的回信之前,陈景书先等到了冯孝海。

  而冯孝海给陈景书带来了一个绝对算不上好的消息。

  一直病了许久,大家都觉得啥时候死都不奇怪的皇后终于崩了。

  这对于后宫格局有什么改变陈景书不清楚,但他很清楚,对于赵载桓来说,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失去了最疼爱他的母亲。

  赵载桓早年并不受重视,皇帝对他没有特别的苛待却也没什么关注。

  但如今赵载桓看起来并不为早年的忽略所影响,作为皇后的儿子遭受忽视那么多年,居然没有黑化表现,陈景书觉得这里头和皇后的努力绝分不开。

  完全可以想到赵载桓与皇后的感情有多深。

  何况,失去了皇后,赵载桓也失去了太子位子的一个有力支撑。

  如今皇帝不过中年,再出一位皇后也不意外的,新皇后没儿子也就罢了,若是有,又当如何?

  陈景书叹了口气,只觉得现在不是想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只是回去写了一封长信快马加鞭的送去京城。

  此时正是赵载桓最悲痛,最孤独的时候,小小的少年人特别需要人的鼓励和安慰呀。

  ……龙椅上的那位套路王是不指望了,陈景书觉得这事还是自己做比较靠谱。

  当然,他并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信以一种完全超越了‘快马加鞭’这个词的速度被送到了京城。

  嗯,皇帝亲自下令的加急件。

  第72章

  关于皇后的事情其实还没传到扬州, 但陈景书既然知道了, 少不得要给家里说一声。

  倒是蒋英和菖蒲两人看着有些可怜,这才刚刚成亲就遇上这事。

  好在本朝规矩, 自上而下的,蒋英和菖蒲都只算普通百姓, 不过素服一月罢了,一月之内所有嫁娶宴饮等活动都是禁止的。

  陈景书作为官员则需素服百日。

  这会儿听到消息的吴氏正叫人加紧赶制全家上下的衣服呢。

  陈景书倒是不担心扬州这里的事情,总归一切都有规矩在,照章办事也就是了,反倒是京中的情况更牵动人心。

  冯孝海见陈景书每日情绪低沉, 只当他是担心太子位子不稳,也不好多说, 毕竟皇后走了, 不仅后宫的形势要变, 就连前朝都一定会受到影响, 冯孝海非常清楚这件事情,如今情况不明, 他不会立刻落井下石的去踩太子一脚, 却也不会亲热的凑过去讨好。

  陈景书每日里沉着脸, 旁人自然就更不好表现什么了,尤其是黄提学, 觉得自己的运气真是太差了。

  他好不容易在陈景书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 留了好印象, 可就等着回报了, 哪知道如今出了这事,他都不好再去陈景书那里试探,而且眼看着陈景书心情不好,大家也都跟着紧张。

  淮安提学的前车之鉴不远呀!

  好在几日之后陈景书的脸色变缓和下来,他与冯孝海商议一番,觉得虽然说是出现了这样的大事,但该办的差事还是不能懈怠的,等三日后除了丧服,他们还是得继续办差的。

  此时无论陈景书心里是不是担心还在京城的赵载桓,他都必须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与陈景书的猜测几乎没有差别的是,在京城的赵载桓确实很不好过。

  倒不是没了皇后别人就欺负他了,哪怕真的有人想要欺负他,也不会在皇后刚死的这段时间往枪口上撞的。

  可对于赵载桓来说,他从小只与母亲亲近,父皇是个很遥远的印象,直到有一天太子的头衔突然落在了他的脑袋上他才恍惚想起自己也是有资格做太子的。

  原来父皇还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儿子呀。

  虽说父子天性,血缘至亲,但从前缺了十几年的感情也不是能一下子弥补起来的。

  赵载桓在皇后灵前哭的伤心,头几天甚至数次昏厥,缓了几日之后虽表面上瞧着好些了,但实际上整个人却越发沉默。

  皇帝看着心里也犯愁,便对裕王道:“你也不去安慰你弟弟!”

  裕王觉得自己也很无辜的:“这会儿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呢,我少去找他才是不给他添麻烦吧。”

  何况如今宫中没了皇后就只剩下两位贵妃,但谁都知道,贾贵妃早不行了,病着的皇后走了,如今的贾贵妃也病着呢,唯一活蹦乱跳还有个出息儿子的,可不就是俞贵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