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权臣宠妻日常_作者:秦诜/霜色十字(352)

  如此一来, 北静王倒是暗叹是自己小人之心了。

  陈景书倒是真的没心思想那么多。

  他从江南地区调集了不少钱粮, 另外皇帝那里,因为已经解决了谈判的事情,因此军队便不必如之前一般紧张,便下令将不少粮草也运来灾区。

  但这都需要时间。

  在最开始的一段日子里,陈景书还是得靠以前那点东西坚持一下的。

  好在几天之后,附近驻军送来了第一批粮食,陈景书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正式开始自己的计划。

  灾民们按照原本计划的那样被进行分队分组,北静王自然知道这是为了方便管理,他本以为陈景书要用官府的人来管理,哪知道陈景书直接从灾民里选人。

  陈景书对此的解释是:“咱们说的再好听,那也只是外人,而让灾民们自己推选他们信得过的人……王爷,大灾面前能够被推选出来的,肯定都是他们信任的人,是他们的主心骨,再加上灾民之中也有家族,地域等等关系,由咱们来分辨,费时费力,如今让他们自己选就方便多了,而咱们办事也一样,原本要一个一个的去说服灾民相信我们,现在只需要让这些小头目相信我们就可以了,这岂不是方便了许多?”

  北静王刚觉得陈景书说的很对,此乃君子之思,转脸就见陈景书暗中派人去联络灾民中那些地痞流氓,各式威逼利诱的手段都用上,短短时间就收服了不少人。

  对这批人,陈景书倒是没说怎么用,可北静王很快就看到了。

  灾民们选出的小头目来管理灾民,而陈景书则派人管理这些小头目,看似妥当的做法,实际上却难免让下头有抱团的行为,一些人亲近,一些人关系好,又有一些人是同乡,等等等等……

  这些小头目也不是个个都公正无私的,人总有私心,有了私心之后,就根据亲疏远近有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

  更别说这年头的老百姓不像以后,陈景书的在现代看到过许多但凡有点事情就要闹,也敢闹的人,那个时候是官府怕百姓闹,但如今却完全相反,百姓怕官府,怕的不得了,说是要选头目,可多数善良百姓是不愿意出头的,这种‘枪打出头鸟’的思想,再加上百姓对官府的不信任,让他们根本不愿意相信陈景书给出的承诺,这时候从他们当中站出来的会是什么人呢?很多是那些平日里就胆大坏事没少做的,或者是想要投机的奸猾鬼。

  这些人如果再抱个团,那么事情就肯定要坏。

  可出乎北静王的预料,在事情最开始出现苗头的时候,陈景书二话不说,把所有带头闹事的人都给抓了。

  北静王刚要提醒他这样做会惊吓到本就心中惶惶的灾民,若是闹起民变那就不好了。

  哪知道陈景书的动作比他更快,灾民们的恐惧还没来得及蔓延开来,陈景书就举办了一场公审大会,把这些抓起来的人,一个个的推到灾民们的面前,北静王在上头坐着,用‘王爷’的尊贵身份镇场子,陈景书则亲自陈述调查结果,将这些人互相勾结,克扣官府发放给百姓们米粮,用来供自家亲戚使用,如果这些还不够的话,陈景书原本收服的那些地痞流氓们可就派上用上了。

  大家都不是啥好东西,谁不知道谁啊?

  若论调查这些人,地痞们可比官府们的法子多,经验也丰富,当初他们自己怎么干的,换位思考一下,还不全明白了?

  于是新账旧账一起算,陈景书本就文采极佳,这会儿他说的更是动情。

  什么皇帝和王爷每日节衣缩食,带头勤俭,节省钱粮送来灾区,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多一口饭吃,可这些人却枉顾大家对他们的信任,将原本该用在百姓身上的银子粮食,都初揣进自己的兜里,给自家人享用。

  陈景书一通鼓动之后,灾民们的情绪十分激动,对那几个头目也恨到了骨子里。

  原来不是官府不管他们,也不是官府叫大家辛苦干活儿还吃不饱饭,甚至被饿死的,都是这些人在中间使坏!

  平日里欺压良善也就罢了,如今大灾当前,居然还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不杀简直不足以平民愤。

  于是这些人就被杀了。

  北静王看着陈景书下令时冷漠的表情,心中突然觉得很冷。

  都说书生软弱,可陈景书这般人头在眼前都落地都不动一丝表情的人,哪里像个软弱书生?

  但这不是最令北静王害怕的,真正让他觉得心中不安的,是陈景书表现出的算计,和对阻碍他计划的人毫不留情的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