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爱霍去病_作者:陆路(132)

2018-10-31 陆路

  “别人曾说你们不像。”我抬起头望向韩说,“套用你哥一句话,你们两兄弟,骨子里真的很像——都很倔。”

  凤目微眯,对方用指腹轻点我的鼻尖:“你这个样子真丑,笑起来像哭。”

  眼眶再也盛不下那些从一开始就止不住地凝聚的晶亮闪烁,白云苍狗、碧草绿荫瞬时模糊成一片水光。

  “哼。”我眨眨眼,朝坐在我旁边的人请求道:“虽然知道你不情愿做别人的替代品,但是如果你能代替他吻我一次,我也许会觉得好受些。”

  “做不做替代品,也要看对象是谁。”韩说轻哼一声,俯下身来。

  作者有话要说:

  刘彻x卫青x韩说(汉武/彻青说)的纯车文《甘泉一夜》可自行百度,鸣谢合作太太SummerXxx。

  第47章 47 旧识

  “招匈奴兵?”我叼着几根草叶儿,试图凭幼时的记忆编织一只草蜢。

  “是啊,你俩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分派点儿任务给你们做。”苏建伯父笑着说。

  远处是阴山隐隐约约的影子,身旁苏武盘腿坐在铁锅前,惬意地品尝着酥油茶,这小子似乎喝上瘾了,整日一身羊奶膻。

  “阿爹你看,表哥又捉弄我!这一点儿也不好笑。”苏表弟瞪着油茶渣里的“草蜢尾巴”,委屈地抱怨。方才他以为自己不小心吃下去另半截,差点把已经喝进肚里的油茶倒出来。

  “喏,这半只也送你。”我食指轻轻一弹,草叶编织的草蜢脑袋飞进他碗里。

  “阿爹,陛下不是说徙汉民十万吗?怎么还需要招匈奴兵?”苏武倒掉渣滓,舀上一碗新茶,边喝边好奇地问。

  “招兵只是一部分,”苏伯父耐心解释,“这次我们一锅端掉河朔草原,那么大块地盘,归顺的匈奴百姓需得好好儿安置。没钱的可以去干筑城的活计,有钱的可以捐钱筑城换官爵;有学识的可以教授匈奴文和汉文,有技能的可以发展匠技;会畜养牲畜的接着放马牧羊,会骑射的可以来参军。总之,建设朔方城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匈奴人在这里住了几百年,总归比我们汉人更了解朔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哦。”苏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苏伯父嘿嘿一笑:“不过我也考虑到,你们两个养尊处优的京城小子,除了骑马射箭,也做不了许多事。正好期门军在京城需要人,你们帮忙参考一下,招一些骑术优良、看着顺眼的回京。”

  “听起来不错,表哥咱们现在就走呗?”苏武一脸兴奋。

  我揉了揉有些突跳的太阳穴。

  “还是不舒服吗?”苏伯父用手背探了一下我的额头,“没发烧,应该没事。”

  “多谢伯父给的草药,头痛比刚来时已好上许多,只是跑得急稍微有些喘不上气。”

  “阴山地势高,初次来这里的人多多少少会产生水土不服,得过个十天半月才能适应这里的气候。”

  “苏表弟怎么活蹦乱跳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我望向对面迫不及待地灌下整碗热茶的苏武。

  “武儿?”苏伯父哈哈乐了一会儿才接口道,“他奶茶喝多拉肚子,没比你好上多少。”

  ***

  穿着兽皮衣的匈奴男人骂骂咧咧地走出帐篷。

  “他说什么?“苏武好奇地问身边的译者。

  “他说汉人派两位小公子负责征兵,他要回去放牧。”译者一本正经地回答。显然翻译的过程中,他已帮我们自动过滤掉所有脏字。

  “甭理那人,咱们继续。”我催促苏武。

  “表哥你看这个不错,个子高,擅使弯刀,既会骑马射箭,又会匈奴文,还会汉话。”

  苏武将招兵登记的竹片递到我手里,转身朝帐外喊道:

  “下一个,赵破奴!”

  幕帘被掀开时,帐外日头正盛,一个高大的身影跨进帐子,午后的阳光在他周围凝聚成一圈光晕。待得近了,方看清其样貌。少年留着匈奴年轻人最常见的发型,满头小辫子束在脑后扎成马尾,鼻梁和下颚骨被草原的风霜雕刻得初现棱角;唇形薄而略有皴裂,一双黑黢黢的眼珠子嵌在浮着红晕的颧骨之上。少年的皮肤被日晒染得黝黑发亮,上身套着件匈奴人常穿的单肩粗布衣,袒露出结实的胸肌,胸前佩一条骨链,串着排像是犬牙一样的小骨,赤着脚,裹一条粗布短裤,暴露出常年骑马形成的粗壮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