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二人下山后,黄儿身子疲累,便又躺在床上休息了,金吒在洞外正在煎药,忽的飞来两个金身罗汉飘在上空朗声道:“甘露明王接旨!”金吒知是灵山弟子,忙正身而跪,那罗汉道:“佛祖有旨,灵山法会不日就要开始,着甘露明王速回灵山!”金吒双手合十道:“弟子金吒谨遵佛祖金旨。”二罗汉走后,金吒心中微感一沉,没过多久,又有阐教弟子来传令道:“元始天尊有令,李金吒伤好之后甚是挂念,着李金吒速回昆仑山!”金吒忙答应了,送走那小弟子后,坐在洞外,心里却越来越沉重。
他深知阐教、佛教虽说名义上都受天庭管辖,但不论灵山还是阐教,门下都是群英荟萃,能人辈出,又岂会真正臣服于天庭?元始天尊当年为保护门下弟子不被天庭控制,直接搞出封神榜来交换,佛教更是在灵山独霸一方,这三方势力互相忌惮,错综复杂,稍不留神就会引发大战。而他李家父子四人出身在阐教,与阐教的关系自不必说,李家又与佛教也是渊源颇深,他父王的宝塔便是佛祖所赐,他和木吒在又灵山任职,与灵山一向交好,父王和哪吒成圣之后掌管天庭兵权几千年,在天庭可谓是位极人臣,凭借李氏一门的复杂身份,紧紧地将这三方势力联系在一起,互相依靠,天庭若是想调用灵山或者阐教的能人志士,凭李家与这两教的关系,只要他父王出马,不论哪方都会卖他三分薄面,反过来,灵山、阐教若想借助天庭势力,只消给他父王说一声,甚至都不用回禀玉帝王母就能直接办了,可以说这三方势力通过李家父子的连接,精妙的达成了一个平衡,能够和谐并存与三界,灵山、天庭和阐教之间若是偶有摩擦,通过他们父子四人动用自己的关系,轻轻松松就可化解,这一点不仅灵山和阐教知道,玉皇大帝也心知肚明,重用他李家亦是考虑了这一点;可如今因他与黄儿之事,李家在天庭的地位已是岌岌可危,若是没有了李家来周转这三方的势力,甚至这兵权万一再落入一个野心勃勃之人手里,那到时候三方的关系一触即发,搞不好三方并存就会变成三足鼎立,那后果可比一个二郎神反天严重的多!金吒顿时眉头紧锁,暗叹自己一时悲愤,闯下的祸可真不小!不过他一向敢作敢当,又颇有城府,倒也并不如何慌乱。
他深知如今他在天庭这一闹,灵山和阐教都急着召他回去,估计就是为了商议此事!金吒想自己既已放弃推翻天庭,那就只能想办法保住李家的地位,要保全李家的地位还得按他原来的计谋,借着二郎神之力修改天规,再让李家立一大军功!只是金吒自从上次去了灌江口之后见二郎神手下的兵训练有素,实力着实不容小觑,不由得担忧万一他煽动二郎神造反后,天庭没能力收拾他,再或者打个两败俱伤,那他李家何来军功?甚至王母再趁机坐收渔利,岂不是一翻辛苦为别人做嫁衣裳了?其实金吒亦想到向灵山和阐教求助,只是二郎神到底是阐教弟子,他李家与他本就师出同门,要是再找阐教的人来对付他,岂非成了阐教的一场闹剧?若借灵山之力来收拾他,那与阐教脸上未免不好看,且灵山一直为避免与天庭起冲突,甚少出兵管天庭的事,想到此处金吒忽的心念一动,暗想以前不好求助阐教和灵山两方势力,但此刻被他这一闹,李家在天庭岌岌可危,灵山、阐教和天庭的气氛已是异常紧张,那可不单是他一家的事了,事关三方势力的共同利益!尤其是灵山那边,他在天庭并无官职,与天庭的关系也终不过是天王之子罢了,但在灵山可是佛祖亲封的弘法菩萨,又担任甘露明王之职,如今他在天庭闯了祸,灵山和天庭的的关系已是一触即发,关乎切身利益,灵山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倘若他向灵山借兵以助天庭平叛之名编入他父王手下,与天兵一起收拾二郎神的叛军,再让元始天尊出面收服二郎神,到时候三方势力由他父王全权统领,一举除掉天庭的心腹大患,不仅他李家头一份军功,就连灵山和阐教都是守卫天庭有功,眼前三方势力紧张的局面便可轻松化解,王母自然也知道灵山和阐教愿意出手相助少不了李家从中周旋,又有平叛的军功在身,他与黄儿再表明心迹,永离天庭,那李家的地位自然无虞。只是大局安定之后,如何巧妙的保住的李家的兵权,还得与他父王一同商议,念及此处,金吒心中豁然开朗!暗自侥幸他这一闹倒因祸成福,给了他更好的机会收拾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