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金钢指_作者:外乡人(443)

2018-10-19 外乡人 红楼

  不过想要这里,王夫人又想到了元姐儿。

  等到事发,那崽子可跑不了一个谋害亲王妃的罪名,别说成亲了,怕是连性命都保不住。

  “盯着些。”

  周瑞家的起初没明白王夫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抬眼看王夫人,洽巧看到她看到来的眼神。一瞬间便明白王夫人让她盯着点的是什么。

  是大姑娘。

  都说最担心的就是夜长梦多,周瑞家的换了药,更是多了一层担忧,她现在是比王夫人还要心急,可再心急,她也没办法直接端了面送到元姐儿面前不是。

  你说说,这大姑娘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说改了习惯就改了呢,真不让人省心。

  元姐儿这叫炖刀子切肉,抻的就是她们一个心焦如焚。

  你们不是着急嘛,那她就更要使劲的磨一磨她们的性子。

  而且,也并非元姐儿有意如此,而是她挑的那个动手时间还没到。

  在那之前,大家都需要熬着。

  二月初七,荣国府出孝,开了家宴,也请了老亲。元姐儿换下一身素淡衣裙,穿了一套梅红衣裙。

  这套衣裙并没有什么绣花,衣裙上面的花纹几乎都是用缠宫花的方法先用上等纱缠出朵朵或开,或半开的米黄.色花朵。之后再按着一定的图案比例缝上去。

  虽不怎么精致,倒也别出心栽。

  宴毕,元姐儿便回了小跨院准备再休息一天,从明天开始正式绣嫁妆。

  正月里不能动针线,再加上孝期也忌讳做喜事针线,怕沾染了晦气,所以元姐儿的嫁衣还没有起针。

  按理来说,元姐儿并不需要亲自绣嫁衣,成亲时,礼部那里会送来亲王正妃的大妆礼服,可那件礼服听说除了太子妃成亲时穿了,其他的王妃都穿的自己亲自绣的嫁衣。

  而且来到古代这么多年,她针线什么的早就练出来了,所以元姐儿准备自己绣一件让所有人都惊艳的嫁衣。

  绣嫁衣的料子是早前从当今那里收刮的一匹她叫不出来名字的大红料子。

  那料子仿佛自带彩色光圈一般,太阳下有它独特的视觉效果。

  之后元姐儿又拿出早前让人收集的一盒小碎钻出来,准备最后完工的时候粘在嫁衣上。

  且不说用金丝银线绣出来的嫁妆就够闪光夺目,只说那一盒子的碎钻在阳光下就跟打了补光似的。

  元姐儿准备再在嫁衣上穿些珍珠......

  元姐儿相信,仅凭这么一件嫁衣,她都能成为传说。

  笠日,元姐儿将给贾琏准备的各色考场用品摆了出来,让贾琏挑选。

  早前贾琏秋闱的时候,元姐儿也准备了些东西,不过当时准备的并不充分,这一会元姐儿又上了几分心。

  第176章

  有众多的穿越前辈做示范, 又有贾琏秋闱时带回来的经验, 元姐儿总结了又总结,又淘汰了许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最后摆在贾琏面前的绝对是精华中的精华。

  小巧实用的手炉和微脚炉, 用长毛动物最细的绒毛织成厚布,长长的厚布一半铺着, 一半盖着,白天晚上都能用。

  二月里最冷,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女人怕凉了脚,男人也会怕。所以在考篮有地方的时候,放一个脚炉很有必要。

  白天坐在那里写文章时, 双脚踩在脚炉上,又舒服又暖和。晚上将脚炉往板子底下一放, 微微的热气还能烤一烤身.下的板子。

  手炉的用处就更大了,二月天的北方不喝些热水, 人都得冻透了。

  所以为了让贾琏吃口热乎的, 元姐儿又让铁匠打了两个铁杯。大小正好可以坐在手炉上。

  铁杯的样式就是那种八十年代印了劳动最光荣的白搪瓷杯, 上面一个防烫的单纽杯盖, 既防灰又防止水温凉得太快。

  不过元姐儿做的这款小铁杯,是杯口处设单柄的那种。

  因着手柄是设计在杯口处, 所以这个杯子可以摞在一起。元姐儿也有些小矫情, 就是喝水的杯子不能煮面。

  这两个杯子摞在一起不占地方,一个烧热水喝热茶,一个煮面煮粥。

  贼方便。

  ╮( ̄▽ ̄)╭

  春闱从二月初九开始, 每三天一场。

  早上从家出来,不必再准备一份晚膳,第三天晚膳回家用,所以每一场需要准备七顿饭的吃食。

  天一冷,人就特别的能吃,因此元姐儿为贾琏准备了足够吃八顿饭的吃食。

  一斤放了许多黑芝麻的油茶面,用热水一冲,又暖和又饱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