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金钢指_作者:外乡人(581)

2018-10-19 外乡人 红楼

  虽然这些活着的妹子已经不能叫妹子,而是小老太太了,不过能见上一面,元姐儿心里就满足了。

  曾经有很多年,很多机会她可以将红楼里所有的钗们都见过个全,可元姐儿不敢。

  蝴蝶的翅膀在煽动起来,会将本就扭曲的红楼轨迹干涉到更偏的地方。

  现在她年近六十,见一见应该没啥大不了的吧。

  大年初一就给人下生辰请帖,其实是件蛮失礼的事。可谁让元姐就是这天的生辰呢。

  好在元姐儿还记得这一天是什么日子,所以她的请帖上写的是请众人赴午宴。

  当朝纯亲王妃,太子的生母。可以说元姐儿的生辰宴含金量忒高。熟的,不熟的但凡收到请帖便没有不来的。

  原著中,大半的红楼诸钗都或多或少因为四大家族的倒台而受到影响。

  因为元姐儿的乱入,打乱了贾家的步调,也让四大家族在皇权震荡中受到了极小的波及。

  薛老爷没来得及生病,就带着全家跑京城寻门路。王家因为宝玉而在行事上多避锋芒不敢冒进,而史家,虽然一直与贾家不亲。不过在看到贾王薛三家的改变也更加的谨言慎行。

  覆巢之下无完卵,家族保住了,依靠家族生存的姑娘也都保住了。

  这些姑娘们或是高嫁或是低就,或是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一生相夫教子,难有几个的命运会一如原著那么凄苦。

  原著中薛宝琴来京待嫁,梅家出京外任这样的消息都不肯提前告诉薛家,为的是什么,不过是不愿要这门亲事罢了。

  宝琴兄妹抛母进京城,一进京城就住进荣国府。又答应了邢家那门除了姑娘人品样样都不出彩的亲事,为的还不是借势。

  此一时彼一时,今次宝钗后宫封妃,圣宠不断。薛家又与太子外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梅翰林能娶到薛家姑娘,借此搭上宫中皇妃和太子,半夜都能笑醒。

  不担心薛家毁亲就不错了,哪敢心生怠慢。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薛家因为薛宝钗一时成为京城最炙手可热的人家。

  虽然薛家一直遗憾薛宝钗无缘后位,不能封个承恩公啥的。

  不过遗憾着遗憾着,也就那么过去了。

  后来薛老爷和薛姨妈前后脚的没了,整个薛家又在薛宝钗的吩咐下由薛蟠的嫡长子掌家,几十年里倒是没出现什么子孙不肖的事来。

  当然了,被老子和妹妹儿子管了一辈子的薛蟠,倒是想仗着外戚的身份来点胡作非为的事,可惜早就没人陪他玩了。

  又老又胖,还是个玻璃脆的身子,不怕碰瓷呀~

  ╮(╯▽╰)╭

  正中初一巳时,纯亲王府门前陆续停了好多车驾。马车和轿子都在二门处停驻,受邀的客人年纪最大的不及六十,最小的也有四十岁上下。再见这些夫人太太身上的穿戴,一看便知都是官宦人家的。

  王府下人将这些上了年纪的客人都请到花园中特意为了这次的生日而打造的玻璃花房。

  花房站地极大,笼罩了王府半个花园。

  花房又高,里面也有一些亭台楼榭,除了过于高广的树木,但凡人们看到过的,或是听说过的花卉鸟鱼都能在这个花房找到。

  众人一路走,又一路逛,等终于走到花房的时候,除了感叹一声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外竟是再说不出旁的话来。

  花房里烧着地龙,一进去暖气扑面,仿若春回大地,临夏时节。

  纷纷去了外面的披风由着府中侍者引入席中,对着左右或认识,或不认识的其他女眷点头微笑。

  一时,众人到齐,元姐儿来到席中,坐在首位遥遥对众人举杯。

  能让红楼诸钗一同为自己庆生,这辈子值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章现代篇,这本书就完结了。不喜欢看现代篇的,这一章就完结了。其实真正的完结应该是在211章。

  这本书写了几个月了,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和相伴。真的谢谢大家了~。

  作者还有很多的不足,也希望可以通过学习和不断的努力改善这些不足之处。作者会努力的,希望永远都不会让支持作者的你们失望。

  关于下本书,预计在十二月中旬开新文。作者准备写《红楼之不平事》,不过朋友们都说想看《红楼之仙路》,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现在两本书的收藏都不高,也相差无几,大家感兴趣哪本就去收藏一下,也让作者有个参考,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