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宋朝]苍穹之耀_作者:青律(399)

2018-10-16 青律 爽文

  “哎钱叔我还要压岁钱呢,你不能耍赖的啊!”

  “要个卵子的压岁钱,你都要十九了工资都拿好几年了不害臊啊!”

  “害臊是啥来着?”

  等那锅热乎乎的爆米花被端过来的时候,刚好一局牌打完,幼安还没回过神来就赢了这把同花顺,收了一摞的票子人都是懵的。

  “哟,马上十二点了,”柳恣看了眼窗外道:“许个愿吧。”

  下一秒,蜂鸣般的礼花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同时在窗外响起,远处隐约能见到此起彼伏绽放的璀璨烟火,还有人群的欢呼声。

  幼安抬头看向这一室挂着笑容的人们,眼神柔和而温暖。

  “新年快乐。”

  第125章 寒冬

  有趣的是,整个淮南东路虽然只有扬州一城处于全建设状态,有好些个地方属于放任自流式的发展,但民风民俗上开始不断地往扬州城一方靠拢。

  各地都开始出现简约式的婚礼,但流程大多山寨了扬州的那一套,还有些有心人拿这个做生意——说是从扬州学来了整套仪式,不仅可以证婚指媒,连新式婚礼的那些说辞也跟着编了套差不离的。

  不仅如此,无论是读书习字的内容、对女性的宽容态度,还有交谊舞以及各种新鲜玩意儿都随着交通的发达在不断往外流传。

  扬州每年要吞吐近四五万临时居民,这些人离开城市时大多都带着各种偏现代化的产品和书籍,当他们散到淮南各地甚至更远的地方时,就有更多的人开始动摇。

  财政局好不容易稳定了目前三币的汇率,又在泗州也开了一家银行,开始想着如何把榷场生意做得更大一些。

  没等骆忒这边搞明白应该用什么姿势往金国那边捞钱,白鹿找上门来了。

  “白局长?”骆忒给他倒了杯龙井,笑眯眯道:“今儿是来谈教育局经费那边的事情?”

  “恐怕你们要头疼一阵了,”白鹿失笑道:“我是来交代土地调研相关要求的。”

  镇子里人手不够,从前也压根没有土地局的设置,相关交接都是跟县里沟通接洽的。

  时空异变之后,土地规划的事情归建设部管,但又没有足够宽裕的时间去管理细碎的东西。

  如今参政院想法子搞出个土地局过来,但无论是办事人员还是官员都毫无经验,需要有懂行的人过去带一下。

  想来想去,有过相关行政工作经验的骆忒再合适不过了。

  泗州海州和楚州虽然是半放养状态,但毕竟秩序还是要维护,只是相对而言管得比较初级而已。

  可时间一长,人们就渐渐看出问题了。

  这几州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流民?

  当初他们以为这些流民都是从金国逃奔出来的难民,可观察了一些时日以后发现南北各半,而且都面黄肌瘦,如果不管制的话可能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可是南方为什么也会来这么多的流民?!

  在原先的视角里,南方不仅农业发达、人口富裕,而且对外贸易频繁,手工业也发展的颇为不错,最近几年里也没听见爆发什么饥荒洪涝之类的,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从南方跑出来?

  骆忒跟白鹿聊了一下午,确认要做哪些事情之后,直接去土地局挑了些人开始外出调研。

  这一调研,才发现问题有多麻烦。

  许许多多的事实都在不断地提醒他们,现在是千年之前,并不是完善而成熟的现代。

  他们已经习惯了一切都安排妥当的生活,却根本没意识到其他城市的人口和土地制度根本没有跟着时代改变而调整。

  最近百年有余的时间里,是爆发战乱,然后又举国南迁,再慢慢进入复苏期。

  在战争结束之后,人口开始迅速回涨,几十年里南方人口激增到从前的三倍不止,可南方的土地有限,而且还处在大兼并时代里——

  宋国自立国以来,就实行的是‘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状态里。

  这意味着,所有稍有资产的人,无论是地主富商还是贵族,都会想方设法的侵占土地,把尽可能多的资源给圈起来。

  几百万顷的土地从立宋到现在已经被盘剥了大半,而幸存者还要面临厚重的徭役赋税,几乎无路可走。

  骆忒的这个报告递交上去以后,参政院深思熟虑了许久,决定在其他三州开五个新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