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宋朝]苍穹之耀_作者:青律(500)

2018-10-16 青律 爽文

  “宋国若今后执意逆乱作梗,”

  “亦将如此下场。”

  人心反复无常,唯有以杀止杀。

  第162章 曝光

  临国直接拿走了中京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虽然不至于到北极圈,但那地方本来就地广人稀,加之金国的防御力量和残余部队几乎全部投奔西北蒙古诸部,一时间宋国也跟着乘胜追击,拿走了中间剩余的全部疆土。

  如今整个版图里,最东边的临国犹如一条长蛇般盘踞在一半有余的海岸线上,而宋国则扩张到比北宋还要辽阔的区域,侵占了一小部分蒙古的地盘。

  这意味着,所有的战争终于告一段落,人们又可以迎来秩序重建期和生产恢复期。

  大叛逃从发生到结束只有一个小时有余,期间所有非军用信号全部被屏蔽,相关能拍到视频的地带也全部都被封禁,整个事件被轻描淡写地压了下去。

  几乎大半的城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知道的也只是以为是少数叛党作乱而已。

  而战场的清理确实颇为令人头疼。

  比起万人围城那一日的惨烈,这一次整个扬州城的外沿全部都是各种破损的车辆和机械,不仅有各种机油和弹药在污染土地,连河流都跟着长起绿藻起来。

  当初要不是海关卡的极严,每辆货车都会记录并核查具体装载物,恐怕一系列违禁品早就如蚂蚁搬家般带了出去。

  这件事情尘埃落定之后,连带着江银和扬州的多家企业都一夜人去楼空,被参政院默不作声地查封后改头换面另作他用。

  与此同时,由于国土瞬间扩大了数倍,行政区划也不得不重新调整。

  比起宋式的‘汴京路’‘淮南东路’这样奇奇怪怪的称呼,人们还是更习惯用行省制来划分区域,何况现在拥有选举权的仅限于扬州城和江银城永久公民,整片中东和东北区域恐怕还得发展个十年再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

  连带着,以扬州为中心的区域被命名为江苏省,往北是安徽和山东省,边界也再次明晰起来。

  人们虽然各怀心思,但不得不认同一个观点。

  临国终将会成为一个移民国家。

  由于这些年的商品交换与战争胜利,临国越来越声名显赫,不仅仅在吸纳着来自宋国的移民,原本属于金国的女真流民,来自东瀛的武士和士子,还有交趾一带的外邦人,都在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个国家。

  从前扬州商贸昌盛,留下了一批胡人逗留于此,如今亦已扎根定居,活跃于各种场合。

  来自时国的穿越者,与这些新移民之间的界限,也在变得越来越不明晰。

  十一月二十日,大军凯旋。

  钱凡布置完驻军和无线电通讯的事情,同时又封禁了中京的整个宫城,暂时让那些原住民根据旧有制度继续原来的生活,但安排了足够充足的军队和新官员留守于此。

  他们回来的那一天,漫天飞雪犹如鹅毛,无数远山似尽披上了素银长缎。

  柳恣带着驻军候在北城门前,看着车队如长蛇一般蜿蜒着接近。

  大概是风雪太烈,连鸣笛致意的声音都有些渺茫而不清晰。

  车队停在了不远处。

  穿着大氅的钱凡带着所有部将走向了他,身后的辛弃疾亦穿着玄青色军服,帽檐下的那双眸子与柳恣短暂目光交接。

  数月未见了。

  “回来了,元首。”钱凡与柳恣简短握手,在镜头前颇为公式化地合了一张影,至始至终都没有在旁人面前表现出太多朋友的情分与惦念。

  而合影的时候,十二席元老与军部高层一左一右,中间站着这七年里撑起临国骨架血肉的所有人。

  他们的身后,是被重新修筑过的北城墙,是整个半现代化的扬州。

  他们的面前,是被征伐后改换姓名的新土地,亦是新的征程。

  近六十个人站在镜头前,最中间的柳恣依旧披着鹤羽大氅,在风雪之中笑意浅淡,眼神坚定如初。

  “茄——子!”

  这一次军队回归,必然是要整理战绩商议功勋的。

  比起古代的人头制人耳制,在全程有无人机跟拍和相关录音录像的情况下,也不算太大的问题。

  军部比起刚建立起来时的那三年,已经整体上充实发展了不少,但某些高位确实也空了许久。

  相关的会议同样在参政院的会议大厅里召开,双螺旋式的阶梯状会议位被相继点亮,人们从战争与杀伐中解脱出来,开始解决下一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