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宋朝]苍穹之耀_作者:青律(512)

2018-10-16 青律 爽文

  这件事,其他人还确实没办法插手。

  很多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都没办法理解。

  就像现代的小孩不认识缝纫机和握式电话,就像从现代而来的时国人不懂那些堪称匪夷所思的各种古代规矩。

  在这个时代,滚床单有禁忌,怀孕有讲究,生孩子有规矩,可对社会的影响未必是正面的。

  宋人认为早育早得子,因此新妇们才十几岁就拼命吃枣儿盼子,生不出来的话,她们的丈夫还能名正言顺的买妾生子,又或者直接把亲族的男孩抱来当做继子。

  可那些‘错’生出来的女儿不能延续香火,自然是被扔到河沟里去。

  为了能生出儿子来,有好些人专门写出良方来,吩咐不得在‘弦望晦朔’、‘风雨雾雷’、‘大寒大暑’等时候行房事,否则便是犯了禁忌,因此怀了子嗣都不是好事。

  就算好不容易怀上了,也讲究多的数不胜数。

  不可以吃兔肉,这样孩子才不会得兔唇。

  不能吃鸭肉,这样孩子会倒着走。

  也不能吃雀肉,会让孩子眼神不好。

  更不能吃鳖肉,会让小孩儿脖子太短。

  种种禁忌之中,虽然禁酒之类的说法确实有实际作用,但大部分都荒谬至极。

  如今虽然在宋国首相和临国教育的双重影响下,整片中原重男轻女的情况虽然有所遏制,出生率拉高弃婴率降低,但显然某些常识还是没有被普及。

  人们依旧固执的认为,一个女人如果多胎都生不出儿子来,那就是自己‘肚皮不争气’,是‘下不出蛋的母鸡’,其他冷嘲热讽的什么话都说得出口。

  辛弃疾在深谋远虑之下,直接联合多位议员,推动了新一轮的基层科教立项和实施。

  他自己因为在金国生活了二十年,对一切遗风陋俗都门儿清,更因此能指哪打哪的精准辟谣。

  又因为他在临国的留学,对受精卵的发育以及种种生物学常识都非常清楚,也可以和其他专家们明确沟通科教片的制作和内容策划。

  第一步,相关报刊和书籍的编写和出版。

  在多年前的影响下,新式婚礼越来越风靡于世,以至于广陵礼堂都接待不过来,连带着开了新建成的红塔礼堂作为仪式举行地。

  办不起婚礼的穷苦人家也可以在民政局排队领证,同样可以得到神职人员的祝福。

  而现在,所有的新人都可以拿到一本科学养育的小手册,薄薄几页把最切中要害的事情说的清楚明白。

  第二件,就是四部新戏的排演和轮播。

  辛弃疾精于作词写话本,结合旧唐逸闻,魏晋之事,写出四部狗血又动人的戏剧出来。

  足够狗血,那些家庭妇女才会有极大兴趣看,才会跟着里面的恩怨情仇借尸还魂而潸然泪下,才会互相谈论扩散相关的剧情。

  他利用善恶之报,把种种科学的内核融进爱恨别离之中,进一步带动着一夫一妻制和男女平等观念的传播。

  参政院办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这么勤快的人。

  上能谈政治做议案出去干翻金朝的王八蛋,下能写诗歌写戏剧做科教片调整文化舆论氛围。

  这位先生怕是个神仙吧。

  第167章 天鹅

  家里突然多了小孩子,当真是让人有些头疼的事情。

  辛弃疾拜托了朱熹的老婆过来代为照顾,薪水也给的颇为丰厚,可有时候半夜归来,还是有种没照顾好小家伙的歉疚感。

  柳恣倒是没有那种对小孩子小心翼翼的态度,反而全程如同观察神奇生物一般,没事趴摇篮旁边观察这小家伙的一举一动。

  “她在吹鼻涕泡泡哎!”

  “她又在啃JIO!”

  “幼安快来看她在笑好可爱!”

  两人有时候周末都刚好在家里,就一起坐在摇篮旁边喝喝茶,一边逗小孩玩一边闲聊几句,日子倒有种小夫妻般的安稳感。

  其实按照时国的规矩,同性成婚也没什么奇怪的。

  如今这几年里,临国按照时国的规制也有好几对同性伴侣结婚登记,给亲友们举办一场宴会,其乐融融的庆祝一番。

  但他们还真没有考虑过婚姻这件事。

  好像有或者没有这一纸契书,已经不重要了。

  夏天一过,秋天格外的短。

  也就在这一年的冬天里,又有两只老虎相继出现在了南城墙附近和公路旁边。